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伊利奶源基地探秘

2012/11/14 9:39:34 来源:食品科技网

   说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部的土默特左旗,您不一定知道。但要说呼和浩特的奶乡,也许您就有印象了。因为土左旗是全国产奶第一县(旗),售奶量几乎占了全市的半壁江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乳业发展大旗。日前,记者就来到位于土左旗的伊利奶源基地,一探牛奶生产的究竟。

奶牛

牛舒服了才能产好奶

    在伊利牧场门口,记者被拦住了。原来要进牧场,必须先进行消毒。
在牧场内部,排列的整齐有序的奶牛在安静地吃着草料。奶牛身上黑白分明,干净而有光泽。牧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良种的荷斯坦奶牛。她们的生活标准可不低,食料中包括3000多元1吨的美国进口的紫花苜蓿草,睡的床铺也不是传统的草垫子,而是垫沙的卧床。牛的卧床每年更换5-7立方米的沙子,成本要400多元。

     为啥给牛这么下本?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牛和人一样,也有快乐痛苦喜怒哀乐,牛舒服了才能多产奶,产好奶。以卧床为例,给牛换了“床”之后,每头牛每天就能多产1公斤奶。

前三把奶要挤弃

  在挤奶间,几位工人正忙着。记者看到,在挤奶前,她们用白色毛巾擦拭牛的乳房,这道工序叫药浴,用专门配置的药水为奶牛进行乳房清洁,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每个乳头的前三把奶是不要的。药水清洗后的残留物质,将随着这三把奶冲刷出去。有人测算过,为这三把奶,每头母牛一年将“浪费”近90斤奶。

  “这种‘浪费’是必要的,混杂了残留物的牛奶不能留。”园区挤奶工非常认真地对记者说。

有身份证的奶牛

    在伊利牧场,每一头伊利乳牛一出生的时候耳朵上就会带上一对电子耳环,这就相当于它们的身份证,自动完整地记录着伊利奶牛每一天的身体健康状况、膳食比例、每日挤奶量。伊利工作人员通过电子耳环记录的信息,为每一伊利头奶牛提供定制化的科学配餐。而当原奶出现质量问题时,更可以迅速实现“责任到牛”。

    参观了伊利奶源基地,记者不禁感叹,谁说养牛容易,养牛真的早就从了一个“辛苦活儿”变成了一个“技术活儿”。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