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干海货不敢自报家门 业内称小作坊是生产主力

2013/1/18 12:37:48 来源:半岛都市报

  近日,广州市工商局抽检60批次即食水产干制品,竟然有四分之一的15批次鱿鱼丝、鳗鱼丝等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7批次同时被检出大肠杆菌超标。这些问题食品大多在包装上就有问题,在其生产厂家名单中,一家岛城企业也在列。对此,记者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干鲜海货的包装上问题不少:有些是三无产品,包装上仅仅贴着一张“信誉卡”,厂家信息几乎没有 ;还有的产品包装看上去很正规,上面印着的却是“分装单位”,不是鱿鱼丝的生产单位。

  问题一散装货物敞着卖

  岛城市场上是否也有类似的商品?16日上午,记者沿着中山路,从广西路路口一直到胶州路路口进行探访。这条路上,路两边有不少销售海产品的小店。

  “这些散装敞着卖的就挺好,要是买回去自己吃,建议你买这种。”记者探访时,不少商家推荐购买散装货物,他们表示这种货物是用纸箱子装着进货的,箱子上有详细的产品信息,质量没有问题。记者在这些店铺里看到了纸箱子,上面的确印制了商品和厂家的信息。记者购买了一些散装的鱿鱼丝,店员用夹子取出鱿鱼丝,装进一个包装袋里 ,然后用封口机将袋子封了起来。记者看到,这个袋子上面没有产品的介绍。然而,在记者采访时,却有一家店铺的店主顺手伸进了透明的货柜里,掏出一条鱿鱼丝塞进嘴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