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毒生姜”暴漏监管部门漏洞多多

2013/5/6 16:46:06 来源:荆楚网

  农产品种植少不了要用农药,但是如果不按规范使用,就会使产品农药残留过高,危害健康。记者在山东潍坊地区采访时却发现,有人置国家法律与人民健康于不顾,明目张胆滥用剧毒农药。(5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农药是确保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农作物发生病虫害、草害、鼠害有1358种之多,每年造成产量损失高达10%—25%,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目前在防治病虫害、草害、鼠害的措施中,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仍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农药为保障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如不科学合理使用,也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近年来随着农药的迅猛发展,病虫害发生的加重和我国广大农村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用药,缺乏科学用药知识,使用农药的药械和用药技术十分落后,导致滥用农药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有的人公德意识差,明知剧毒农药不能在瓜菜等作物上使用,但为了追求防治效果和降低成本,视人民的生命不顾,将呋喃丹、涕灭威等剧毒农药用于瓜菜生产。

  笔者认为,山东潍坊的姜农明知生姜有毒自己都不敢用,为什么还要卖给别人?还不都是为了钱!在人们多已钻进钱眼的今天,十亿人民十亿商,大多只是往钱看,哪管他人死和活。如今社会,一些菜农、商人为了钱,不要说残留点“毒”了,就连敌敌畏也敢往食品里加。

  历年来,接踵而至的“问题食品”事件,让人们一次次“领略”了不法生产经营者见利忘义的“黑心”,也进一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诸多“黑洞”。食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食品中的残留毒药,却让老百姓无法规避。老百姓唯独能够做到的就是“受着”、“忍着”、“埋怨着”、“气愤着”。真不知我们那些卫生、质检、工商的公仆们是否在真正的有作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本的公民权利,然而,各种有毒有害食品一再突破这一权利底线,公众的消费信心早已千疮百孔。而山东潍坊“毒生姜”的问题,足以说明了监管部门的失职。笔者认为,加强监管部门的渎职惩治力度才是解决“毒生姜”的问题所在,我们要对于监管者的懒政和不作为等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要实施零容忍,直接司法介入,直接以渎职罪论处。打破食品安全治理怪圈,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政府公信力能否回归,司法介入能否避免公权力的干涉,保持独立公正,这也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验证。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所以,诸如“自己都不吃的姜”之类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必须依法从源头上摧毁其“生长”的土壤,斩断其“生长”的链条,让“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早日梦想成真。哪怕只是一块小小的“生姜”,我们食用的时候,也可以露出无忧的微笑!

  作者:袁宝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