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合格率95.3% 得不到人心,是媒体的错?

2013/6/24 8:23:44 来源:南方都市报

6月18日,广州市食安办负责人向进行专题视察的省人大代表们介绍,去年全市各级监管部门检验监测各类食品近200万份,食品检测整体合格率95.3%。该负责人称,广州“食品安全整体状况位居全国先进水平”。此外,广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庄振东介绍,去年工商部门总共检测各种食品18.93万批次,及格率是93.13%,快速检测方面的检测量为16.77万批次,及格率是99.76%。

据报道,当人大代表询问为何市民对食品安全疑虑不少时,庄振东这样回答:媒体总关注不及格的那些,给大家的印象好像流通环节不合格的东西很多。他认为,从检测结果看广州市的食品安全状况是属于可控的。

可控是什么概念?可控等于安全吗?且不论95.3%这个数据站不站得住脚,检测的品种够不够多,那4.7%的不合格是怎么回事?对于市场上的海量食品来说,4.7%也意味着很多食品了。

不要认为这是吹毛求疵。且看香港人是怎么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6月18日,香港卫生署呼吁市民不应购买或服用一种标示为“维C银翘片”的口服产品,该产品可能含有多种未标示及已被禁用的西药成分,服用后可能危害健康。原因是一名女病人服用的此药经检验含有禁用成分。尽管这一呼吁可能让深圳同安药业蒙冤了,但是能看出港人在食药安全上的快捷反应。可以说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而我们极少见到政府部门呼吁某种食品药品不安全,仿佛一定样品的合格率超过了九成就可以沾沾自喜了。监管部门最爱公布合格率,即使公布了也常常附上一个不合格名单而已,甚少解释危害性和相关性。不少食品安全问题是媒体倒逼、同行出于竞争需要爆料或由境外检验机构检出。

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疑虑是否如上述官员所言,是媒体总关注不安全食品导致,各人心里自有一本账。媒体关注不安全食品是天职,监管部门的天职同样应该关注不安全食品。期待机构整合后的大食安部门能经常跟人大代表和市民说道说道不合格背后的那些事儿。否则,有些尴尬场景将一定会不断重演。6月20日,羊城论坛上,几名消委会义务监督员愤而离席,仅剩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激辩,原因是“论坛整个论调都是在宣扬食品是安全的”,而义务监督员们反映超市卖过期食品的事儿却一直没有回音。(徐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