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用野蘑菇风险大,别再做“采蘑菇的小姑娘”

2013/7/30 8:14: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夏季是误食毒野生蘑菇引发食物中毒的高发期,近来此类事件频发,7月25日,邯郸涉县年仅5岁半的小雨和母亲误食毒蘑菇,小雨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应该如何避免这类悲剧呢记者就此咨询了河北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朱小波。

朱小波告诉记者:蘑菇种类有上千种,形态各异,一般人很难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避免误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要食用自采蘑菇,要去正规的超市和市场购买。

朱小波介绍说,误食毒蘑菇后,患者会因不同的毒素类型有不同的表现:胃肠毒素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神经毒素中毒后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出现兴奋狂躁、幻视幻听、瞳孔缩小、流泪多汗的症状;溶血毒素会破坏大量红细胞,引起急性溶血;肝脏毒素一般不会因烹调而被破坏,对肝脏的损害极大,可导致中毒性肝炎、肝脏肿大、肝区疼痛;类光过敏毒素,误食后可能出现日光性皮炎的症状,皮肤红肿、红斑、丘疹等症状都可能会出现。

至于民间流传的一些分辨毒蘑菇的土方,朱小波表示并不科学,也不可信:“很多人认为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还有人认为野蘑菇生蛆生虫,那么附近的蘑菇肯定没有毒。但事实上,很多蘑菇都是混杂生长的,无毒蘑菇中也可能夹杂着毒蘑菇。”

“每年都会有食用毒蘑菇中毒的案例,一旦发生,一般都是家庭型食物中毒,而对抵抗力比较差的儿童和老人来说,同样剂量的毒素危害更大。大家对待野生蘑菇,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最好的办法是不要食用。”朱小波提醒网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