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洋食品”浑身“洋文”难看懂按规定着装须“中西合璧”

2013/8/7 17:14:36 来源:半岛都市报

现在越来越多的“洋食品”进入国内,市民经常可以在市面上看到身着“洋装”的外来食品,并且这些“洋食品”在年轻人群中备受青睐。然而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进口食品的外包装上全是“洋文 ”,根本看不懂,很多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正规的进口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以及中文说明书。

如今莱西市面上“洋食品”的身影很多见,也着实吸引了不少年轻市民前往选购。可是也有一些细心的市民表示,有时候会发现这些进口食品的外包装上都是“洋文”,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只能看着外包装的图案或者凭着感觉买。“你看这几种辣椒酱、黄豆酱都标注有韩文和中文说明,能够让消费者对食品信息一目了然,但是你看这几类薯条、蚕豆、指头饼干,就全部都是韩文 ,如果没有见过、没有吃过也没有熟人推荐的话确实不太敢买。”市民宫女士说,她有时候觉得“洋食品”就该穿“洋装”,有中文掺杂在其中就不正宗了,但是偶尔看到没有中文说明的“洋食品”,想了解详细信息的时候又无从下手,挺纠结的。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不少市民都认为进口食品身穿“洋装”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对进口食品有着明确的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