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无检疫 德国大闸蟹能否上市民餐桌仍无定论

2013/8/23 8:32:15 来源:解放日报

这几天,多家媒体报道团购网站聚划算提供德国大闸蟹预订,并称首批预计中秋节可上餐桌。然而,消费者被吊起的胃口,却被监管部门泼了冷水——国家质检总局昨天明确:德国大闸蟹尚未具备对华出口资质,未经法定准入和检疫合格的德国大闸蟹存在诸多风险,质检总局已就此问题紧急约谈有关电商企业,消费者现阶段不要盲目购买。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表示,目前上海口岸没有德国大闸蟹进口,也没有进口企业申请从上海口岸进口德国大闸蟹,“如果进口企业不能在大闸蟹进境前获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大闸蟹是不能进境的。”

大闸蟹“海归”,手续八字没一撇?

记者昨天中午点开聚划算页面,德国大闸蟹6只装、12只装、肥美装礼品卡均标为“已售完”,三种商品购买人数相加超过3.4万人。对此,质检总局昨天表示,“我们注意到国内电商网站进行德国大闸蟹的团购预售活动……并立即开展调查工作。”

此前,商家对媒体言之凿凿:有德国和中国的双重检验检疫证明和报关单。可是,国家质检部门却表示:“目前,国家质检总局既未收到德国官方的正式申请,也未收到企业进口德国大闸蟹的检疫许可申请。德国大闸蟹此前从未获准进口至中国。”根据现行中国法规规定和国际通行做法,大闸蟹类水生动物在首次对华出口前,须由出口国官方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提出申请,经风险评估和检疫准入认定后,由进出口国官方确认卫生要求和检疫证书,方可对华出口。

吃蟹最重新鲜,程序那么复杂,如何保鲜?检验检疫部门人员向记者解释,这事要分两个层次说:常规进口的生鲜食品,考虑到保鲜,检验检疫部门总是会尽量加快工作速度。如果采用空运,商家的物流分销又足够给力,从欧洲出口到中国餐桌,几天时间不是不可能;但是,从未获准对中国进口的东西,就涉及必要的前置程序,在首批正式进口前要先获得许可。“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国外的东西进口到中国要这样做,中国的东西出口到外国也要走类似的程序。”如果能够通行,以后每批进口时常规报检,则并不会太耗时。

未经法定准入和检疫存在风险

对于从未进入中国的产品,严格的风险评估和检疫准入程序,是为了确认其风险可控。专业人士介绍,有些动植物在一个地方没有危害,换到另一地却可能带来威胁,这样的“外来生物入侵事件”已有不少教训。

大闸蟹类水生动物涉及动物卫生、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重要敏感问题,属于高风险商品。德国大闸蟹已在德国定殖近百年,是否因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异,或携带当地水体环境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尚无定数,未经过严格的检疫和检测,盲目引进或食用可能带来重大风险。

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约谈有关电商企业,要求其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妥善处理相关问题,并向公众作出说明,有关企业已就此于21日正式通知下属办事机构。国家质检总局同时也提示消费者,“现阶段请勿盲目购买不明来源和未经检疫合格的德国大闸蟹,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和健康损害。”

据悉,为了判断一种新的生物进口的风险,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要到当地对该生物进行全面安全评估,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基于德国大闸蟹的进出口商还没有进行申报的情况看,要赶上中秋节的品蟹档期,这个时间表恐怕掐算有误。

商家“超前宣传”谁来管?

德国蟹还没影,商家宣传却已铺天盖地。

有消费者表示不满,还没有获得批准,就夸口宣传,网页上还有“德国海关出口检验安全推荐”、“2013仅此一团”的宣传语,确实难以接受。这样的宣传很容易让消费者认为这批商品不但时间可控,而且质量可靠,下单也是自然。但从国家质检部门的说明来看,商家的做法存在很多疑问:还没获准进口的商品,能不能预售?没有中国监管部门出具的合格证书,谁为品质作保?如果进口合法程序来不及进行,德国大闸蟹很可能无法如约到达消费者手中,可否退钱,该不该赔偿?

应该看到,主动发掘一些中国消费者感兴趣的外国产品、积极开拓进口市场,商家这样的努力无可厚非,但无论是新的商业模式,还是新的商品种类,都应该遵循必要的规则。尊重现行的规则,也是对消费者健康安全负责的表现。

国家质检总局昨天表示,如果存在消费需求,且德国官方正式申请对华出口大闸蟹,国家质检总局将按法定程序同德国官方密切合作,妥善解决德国大闸蟹检疫准入问题。看来,国内消费者并非完全无缘德国大闸蟹,手续充分、时机成熟,它可能还是会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