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液态奶涨价进入“2”时代 奶牛减产原料被限成主因

2013/12/2 9:33:20 来源:法制晚报

     今天起,三元、光明等品牌的低温袋装液态奶今起完成提价,平均上涨8%,昨天部分超市出现市民囤货。此轮调价后,袋装奶告别1元多钱的时代,最低的也在两块一。

   《法制晚报》记者采访发现,今年牛奶价格问题集中爆发,主要是夏季高温导致奶牛减产、部分奶农退出养殖业和新西兰原料粉被限三大原因导致。

   走访

   涨价前一天 多“囤”两袋奶

   “多拿两袋儿吧,明儿不是涨价吗?”昨天下午4时许,团结湖京客隆内,两位市民挑选牛奶时说道。

   记者看到,在鲜奶冷柜货架上,三元、光明的部分产品已经贴上“此货暂缺”的标签,货柜下方三元的低温奶也所剩不多。

   在大望路沃尔玛、双井华联、家乐福等超市,部分市民买牛奶时都会多“囤”两袋。“液态奶的保质期也就7天左右,没法买太多。”一位市民说。

   在通州果园的物美大卖场记者看到,三元牛奶已经完成了调价,部分想来“抢便宜”的市民扑了空。

   “这个价格已经维持了近一周的时间了。”超市工作人员称。

   三元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上午表示,公司原定于12月1日开始调价,由于三元牛奶销售渠道多,因此部分渠道先行进行了调整,但大部分渠道还是从今天开始调价。

   截至今天上午,记者从家乐福、美廉美等超市了解到,他们均已完成了对低温液态奶的调价,两个品牌的产品平均上涨了8%。

   发现

   液态奶进入2元时代

   记者发现,随着三元、光明等低温液态奶在超市完成调价,低温纯牛奶正式进入2元时代。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受奶牛生产结构调整、奶源偏紧影响,生鲜乳价格连续6个月较快上涨,累计涨幅16.5%。今年10月,内蒙古、黑龙江等10个主产省区生鲜乳月平均价格为3.81元/公斤,同比上涨15.1%。

   在北京,8、9月份间,低价袋装液态奶出现供应吃紧的情况,部分超市甚至出现了无货可卖,直到后期相关部门介入才有所好转。

   分析

   牛奶问题为何在今年“集中爆发”?今天上午,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价格矛盾的背后,是原奶供需的矛盾。

   作为奶荒最严重的一年,8月份气候异常导致的单体奶牛产奶量减小、牛肉价格飙涨引发奶农散户杀牛卖肉而退出养殖业和新西兰原料粉被禁止进口是奶源紧张的三大原因。

   “新西兰乳清粉被禁止进口,让厂家将国内优质奶源,用来补充价格、利润更高的奶粉市场,导致液态奶市场缺口更大。”王丁棉说。

   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随着明年一批在2010年前后开建的规模性牧场投产,以及国内乳企海外奶源地的供应,预计明年,奶荒局面将得到缓解。(文/记者 张鑫 易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