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抓食品添加剂安全还得有个“硬标准”

2014/1/16 19:14:08 来源:兰州日报

方便面含有25种添加剂,长期食用,儿童会得低钙血症,另外,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激凌、饼干、奶茶、口香糖、薯片等等无不含有各种对身体有毒的添加剂,有的不法商人甚至加入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鉴于以上行为,2014年兰州市食药监系统将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面制品、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加工销售面、肉制品行为,严厉打击面制品、肉制品生产加工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

食品添加剂是近年来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添加剂并非食品,只是一种代用品,过量的添加将引发消化不良、腹泻、过敏等问题,影响营养正常吸收,甚至引发相应疾病,尤其是对儿童的身体影响更大。更令人惊讶的是,我国目前的200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四成。这也就意味着,有六成食品添加剂甚至无法检测。

这些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确实不容乐观,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在200万人次以上,其中有相当比例是由违禁食品添加剂引起的。如2005年的"苏丹红"、2006年的"瘦肉精"、2008年的"三聚氰胺",以及不久前报道的一根雪糕里面含有15种添加剂等。随着一连串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与日俱增。老百姓说: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食品安全问题是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行标准虽说看起来有几千项,但政出多门,农业、卫生、质监等部门都有标准,标准庞杂、分散、凌乱、模糊,一些标准还相互"打架",缺乏确定性和权威性,有时,监管和企业自律会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有时,监管部门和企业执行的标准还会前后矛盾,让人费解;有时,企业会对标准的制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甚至绑架标准,导致标准过低或倒退。去年的农夫山泉执行标准不如饮用水标准事件以及立顿茶农残风波、螺旋藻片超标事件等食品安全争议,均暴露出标准混乱的问题。

笔者觉得像添加剂这种东西就该有个硬性执行标准。实际上,具体添加了哪些剂,每一剂的量是多少,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相关规定:食品里如果添加了添加剂都必须在食品标签上仔细的标注。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有的在配料表中专门标注了所含的各种添加剂的数字代码",有的却没有明确标出"食品添加剂"这一项,而是直接标注了阿斯巴甜、食用香精等名称,让消费者看得云里雾里。添加剂用得不好就是毒,这分寸如何来把握,靠商家自己肯定不行,只能靠监管。因而,对于添加剂的使用还得细化,哪种食品该用哪些种类,数量多少应该有个明细。再则,对于明显不标注添加剂成分的食品应视为不合格,予以坚决取缔,要是没有个"硬标准",添加剂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李沛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