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德芙等9品牌巧克力均含反式脂肪酸

2014/2/13 9:51:17 来源:烟台晚报

  2014年的元宵节和情人节重合,这个特殊的日子,有着特殊代表性的季节性糖果―――巧克力,备受追捧。在各大超市中,各式各样的巧克力被摆在显眼的位置。

  1月,《消费者报道》 送检了德芙、好时、明治、瑞士莲和金帝5品牌可可脂巧克力,以及德菲斯、徐福记、金丝猴和怡浓4品牌代可可脂巧克力进行第三方检测,以期给消费者选购提供参考。

  反式脂肪酸有危害

  反式脂肪酸是对植物油进行氢化改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改性后的油称为氢化油)。这种加工可防止油脂变质,改变风味。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存在和人工制造两种,在饼干、奶油、巧克力、薯条等食品中都存在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增多以后,它可以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性。”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李广平对记者分析道。

  本次送检的9品牌巧克力进行了反式脂肪酸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9品牌巧克力均含有微量反式脂肪酸,其中德芙香浓黑巧克力和明治黑巧克力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为0.13%;代可可脂巧克力中,怡浓代可可脂巧克力和徐福记奇欧比金心型牛奶巧克力(代可可脂)的反式脂肪酸最低,仅为0.03%。但是这9品牌巧克力的配料表中,反式脂肪酸标称为零或不标注。

  国产巧克力难辨“含金量”

  能否通过检测来了解巧克力中真实的可可脂含量,避免花高价却买了劣质代可可脂巧克力?目前,这在中国还无法实现。

  在企业的宣传中,巧克力除了被赋予感情上的意义之外,还被认为是健康的食品,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实际上,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又分天然可可脂和代可可脂。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巧克力产品,真正起到保护心血管作用的主要是可可粉含量高的品种,而并非人工制造的代可可脂。

  代可可脂成本低、工艺简单,但其与天然可可脂完全不同。然而,不仅一般人肉眼很难分辨两者,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相关标准中并无可以依据的检测方法来辨别巧克力的“含金量”。

  选巧克力看可可脂含量

  眼下,各大商场最醒目的位置摆满了多种不同品牌的巧克力。这些巧克力除了外形不同之外,价格差异也非常大。一款可可脂含量在32%以上的瑞士莲巧克力,售价高达35元/100g。而代可可脂巧克力的价格相对较低。其中,金丝猴Love牛奶巧克力(代可可脂)售价仅为7.56元/100g。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郑建仙教授向记者解释,可可脂是在制作巧克力和可可粉过程中从可可豆抽取的天然食用油,是制作真正巧克力材料之一,价格非常贵。而代可可脂是以植物油为原料,经人工方法制成的一种熔点和口感近似于可可脂的配料,价格比较便宜。据《消费者报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