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沪上“居家消费”水产品春节热销

2014/2/15 18:39:23 来源:农业部网站

笔者从上海水产行业协会获悉,据统计,马年春节十天,沪上九家水产批发市场各类水产品交易总量达17944吨,比2013年春节同期交易总量20068吨,减少了2124吨,减幅为10.58%。

今年节日水产品市场交易启动较早,一月中旬起,各大水产批发市场便呈现一派节前繁忙景象。据了解,一月份全市的水产品交易量达85631吨,同比上升4.35%。临近春节,交易反而有所下降,在例行的春节10天统计中,已连续第二年出现节前6天同比下降。

据悉,春节期间,本市各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倡导节俭、反对浪费,减少或取消各种年会宴请,“居家消费”替代了“三公消费”。据统计,高档水产品、进口海鲜交易减少,高价的水产礼包销量大幅缩水。但是,大宗的、居家消费的水产品交易量不降反升,家庭日常餐桌上的当家菜,成为春节热销产品。如江杨市场,在春节前夕,鲈鱼、鳜鱼、带鱼、黄鳝等仍是销售主力,草虾、南美白对虾、河虾、梭子蟹和四大家鱼等销量创同期新高,春节十天交易量2526吨,同比增长28.42%。

总体看,本市水产市场节供情况符合节日氛围的特点,水产品品种繁多、货量充足,价格基本稳定,部分水产品稍有上涨,随节日氛围小幅波动,节日后期便理性回归,部分水产品同比价格有所下跌。同比价格上涨稍大的产品,如南美白对虾,属热水性养殖产品,由南方运来,前期飙升到45—50元/500克,节日涨至55元/500克左右,涨幅10—20%;如质量好点的带鱼卖30元/500克,比平时上涨10%以上;如10斤以上大规格海鳗,平均涨幅10%左右。小黄鱼、鲫鱼、鳊鱼、草鱼、鲈鱼、河虾、笋壳鱼、小鲍鱼都有3—10%不等的涨幅。部分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有所下跌,如海水鱼中的鮸鱼、养殖大黄鱼、黄白姑下跌5—20%;淡水鱼中的花鲢、白鲢、鳜鱼、白水鱼、鲶鱼等同比下跌10%以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