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儿童食品”换“马甲”价翻番 校门零食添加剂达13种(2)

2014/3/19 16:34:51 来源:法制周报

  小学门口:部分零食添加剂多达13种

  3月13日下午3时,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小学门口,周老板正忙着整理她的小摊。在小摊上,有各种薯条、果冻、话梅、辣条等零食,价格多在1元或1元以下,色泽鲜艳,包装上有各种卡通人物。

  记者发现,在浏阳河小学至九尾冲公交站约50米距离内,共有3家零食售卖点,其出售零食除品牌不一外,品种都是辣条和甜食。

  一小摊老板告诉记者,周边的小零食都是从下河街批发的。当笔者问是否安全时,该老板回答:“我们也吃,不会死人的。”随后,记者在该老板处购买了果宴汇、巧克力甜甜圈、素火爆鸡筋、韩式珍珠糖共4种零食。

  下午4时50分许,开福区四方坪小学门口。在该小学门口马路沿线,有多家兜售玩具的摊点,有两处售卖零食的小摊,这些零食也是甜食、辣条等多达10余种,每包价格为5角或1元。记者选了一个摊点购买了瑞香冰皮、烤鱼片、上好佳薯条共3种零食。

  从购买的7种零食配料表上发现,均含有食品添加剂,上好佳薯条最少,为4种,果宴汇添加剂最多,为13种。

  专家观点

  有些“儿童食品”是玩噱头

  董金狮曾对市场上的“儿童食品”进行过调查。他认为,有些儿童食品,营养成分比较高,有害成分比较少,确实更适合于儿童。但也有很多食品是打着“儿童食品”的噱头,用“儿童食品”的字样、卡通图片、口味来吸引消费者,其成分和普通食品相差不大,有些“儿童食品”的有害成分甚至更多,并不适合儿童食用。

  记者发现,“儿童酱油”和普通酱油的产品标准号均为“GB18186高盐稀态”,即酿造酱油国家标准。“儿童小水饺”和普通水饺的产品标准号都是GB/T23786。

  针对市面上的“儿童加钙面”“儿童加锌面”等儿童食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教授李定文担忧:这些添加的元素并非越多越好,有些元素过量摄取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这些元素在“儿童食品”中能否被吸收,对小孩的健康起到什么作用,还得打个问号。

  董金狮指出现有的“儿童食品”主要存在三大问题。首先,孩子的认知力弱,没有辨别能力,其随意选购食品的现象严重;其次,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管理跟不上。一般来说,学校无权对周边商家进行管理,没有投诉,工商、质监部门也不会重视,监管力度不够;第三,一些家长没有食品安全意识,甚至还给孩子买垃圾食品,认为这就是关爱。

  “真正安全、营养的食品,应该是在家里加工的食品。”董金狮说。

  针对一些儿童食品滥用添加剂的现象,董金狮指出,长期食用滥用添加剂的食品,不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对其肝脏、肾脏都不好,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小孩的正常发育。因此,家长选购儿童食品时,应尽量选择添加剂含量少的。

  相关链接

  专家提醒:选购儿童食品应“5看”

  李定文教授建议,家长在选购儿童食品时应“5看”:

  1.看产品的类别。食品的基本信息,如厂名、厂址、电话等。2.看营养成分表。没有营养成分表的食品不规范。3.有无QS标识。4.看配料表。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含量最多的配料。5.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