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脚尖下的米粉”验证食品黑名单威力

2014/6/13 11:21:00 来源:国际在线

  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将在全国建立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中央文明办将以征信系统建设为依托,联合国家食药总局,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诚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食品安全将被作为衡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地方和单位,实行文明称号的一票否决。(6月11日《新京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食品安全永远是民生领域的头等大事,食品安全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的当下,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因此备受公众的期待:一方面,通过红名单弘扬正气,激发企业重视食品安全的潜能和活力;另一方面,建立黑名单让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失德失信企业寸步难行,承受付不起的代价。

  食品安全首先是生产出来的。必须通过更严厉的惩处,真正让无视安全赚黑心钱的企业寸步难行,“对违法者的宽恕,就是对守法者的打击”。在法律层面的严刑峻法之外,黑名单制度不仅有关企业声誉,更会作为企业产品审评、贷款审批等的前置条件和依据,因此肯定具有约束力。唯一担心的是,企业是否列入黑名单,背后会否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明明应该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最后反而进了红名单,在权力垄断背景下,即便看似荒谬也不可不防。

  食品安全同样是监管出来的。国内食品安全现状较差,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标准低,一个是监管缺。出口食品90%以上的合格率证明,只要我们制定严格的标准,然后辅之以严格的监管,国内食品生产商也可以达到标准要求,为消费者生产出安全合格的食品。从田间到餐桌,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都应处在严密监管之下;食品制造者有所畏惧,食品监管者有所承担,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才能有所心安。

  毋庸讳言,食品安全与地方重视程度紧密相关。将文明称号评定与食品安全挂钩,实行“文明城市”一票否决,对约束地方政府更好履职,将监管程序前置到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前,相信会有实质性效果。略显不足的是,在挂钩文明称号之外,其实还应该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哪些地方老出食品安全问题,在地方政府层面,最好也能有个红名单、黑名单。

  似乎为了验证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的威力,一则题为“东莞某米粉厂实拍照”的网帖正在热传,画面上这家作坊式的成品车间内,所有人都赤脚踩在随地堆放的米粉上,有人甚至躺在米粉堆中睡觉。难以想象,这生产的竟是入口食品。对比“舌尖上的安全”的公众期盼,“脚尖下的米粉”让人愤怒无比;眼下公众最想看的,就是黑名单制度对诸如“脚尖下的米粉”会有怎样的效果:他们是会寸步难行,还是会倾家荡产?——亮剑吧,朝着一切“易粪相食”者。(舒圣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