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安徽试点随货同行单制度 小作坊豆制品无添加剂方可入市

2014/11/7 9:26:14 来源:安徽财经网

   11月6日清晨,蚌埠市雪华村凌坝小区张夕春、牛雪华夫妇像往常一样忙碌起来,从自家小作坊里将配有随货单的豆芽搬出来,送往有生意往来的餐饮店和食堂。由于他们销售的豆芽随货带有象征产地“身份”的“随货单”,客户可以放心使用他们提供的食材。

   长期以来,小作坊一直是假劣食品的代名词,人们对其生产的食品不放心。而一些守法的群众为了生计而生产的豆制品需要找到销路。为此,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管理办法,从豆制品小作坊开始试点,对其生产条件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做到地面、墙壁铺设瓷砖,屋顶吊顶,配备三防设施设备,生产过程中不添加非食用物质,不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在全市豆制品小作坊实行了随货单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了毒豆芽等豆制品流向餐桌。

   这张红色的随货同行单记录着销售产品的种类、数量以及销售者的名称和联系方式。通过这张单子,能够直观看到豆制品是什么,来自哪里,作用相当于身份证。

   据介绍,目前,我省有食品生产小作坊12000多家,广泛分布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多、小、散、乱、差”,食品生产小作坊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生产设施和设备简陋,食品安全隐患重大。如何既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又满足百姓生计,蚌埠市局豆制品小作坊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我们将在全省推广这一做法。”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凡是小作坊生产的豆芽菜或豆制品达到基本卫生条件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发放随货单。凭借这张单据,小作坊除了水之外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的豆芽和豆制品,才能进农贸市场、餐饮店和食堂;如果达不到条件,只许自己在加工点销售或流动销售。这样也只能卖给周边熟人,如果真的不卫生自然就没人购买。

   据悉,这项制度充分发挥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统一监管优势。不仅最大程度上减小了食品安全风险,保证了食品安全,还保障了民生,避免了激烈的取缔难问题。(石跃新 记者 赵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