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喝水神器55℃杯爆红朋友圈 成本及安全受质疑(2)

2015/1/6 10:57:57 来源:半岛晨报

大连工业大学材料系主任胡志强表示,由于不清楚杯子内部的材料,因此只能猜测是通过发生某种化学反应来实现升降温的,但是这种变温应该很难精确地控制温度数,且相比由热变冷,由冷变热的过程可能更为复杂,甚至较难实现。

在微博上,确实有一些用户吐槽,倒入冷水之后,最终也就加热到了40℃左右,和广告中的55℃左右差距较大。

胡志强表示,在原理上,杯子确实可以实现升降温,但在技术上对杯子的容量和水量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容量,恐怕也很难实现。 ”

价格 网上售价悬殊,网友质疑成本

自上市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55℃杯已经成为网店的热宠,一些商家的销售记录甚至已经过万。然而记者也发现,网店上55℃杯的销售价格相差悬殊,从20多元到200多元,相差10倍之多。对此,生产厂家也在官方微博发布了多条声明,称除官网定期优惠促销外,零售价低于298元,均属假货。

就在55℃杯热卖之际,有网友对55℃杯的价格提出了质疑。

日前,一条广为流传的微博中声称,皮囊包裹下的杯子的里子是这样的:92%三水醋酸钠作为储热剂,5%十二水磷酸1氢钠作为形核剂,3%明胶做增稠剂,相变温度大约55℃!这就是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其实一大类融盐的相变温度都在50℃到60℃之间,但是就这个55℃的配比最便宜。其他的就是一杯子!说个对比鲜明的例子,我们用的一种暖宝宝的主要原理就是三水醋酸钠的结晶放热,而这种暖宝宝的市场价是1块钱一贴,可以想象,所有的材料加起来不过5块钱,所以所谓的55℃杯,不过是比普通的杯子成本多加了几块钱而已,若是批量生产,估计整个杯子成本不过十几块钱,298元太贵了!

关于55℃杯的成本究竟如何,多数专家表示不好说。虽然三水醋酸钠这样的物质成本不高,但是杯子本身的材料可能要贵一些。有专家指出,要达到迅速降温的效果,要用非常好的材料,需要具备可加工性好、强度高、导热性好的特点。此外还要加上研发等其他费用。

胡志强表示,55℃杯的原理确实和暖宝宝有相似之处,但是暖宝宝在温度上是达到一定温度就自然停止,而55℃杯应该还有控温所必要的设计。

安全 微博质疑有毒,不接触原料没事

除了被争议的价格外,55℃杯的安全性也被网友们提了出来。

昨日,一篇题为《55℃杯,不温暖的谎言》的微博长文这样写道:三水醋酸钠本身毒性不高,比较安全,但是这种安全的前提是按照食品级要求来生产的,这样成本会提高非常多。该微博提出,如果使用的是工业用三水醋酸钠可能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而如果用来给婴儿喂奶粉,则更为危险。

神奇的杯子,会否有毒呢?胡志强表示,如果杯中的水和反应物质彻底隔离,即使水温骤变,也不用担心水质问题,但是如果杯中水和反应物质有接触,这样的水是绝对不能饮用的。

喝55℃的水是不是最健康?

专家:喝水35℃到45℃为宜

有网友说,这几天被55℃的概念“轰炸”。那么55℃的水温是不是对人体最健康呢?

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金小晶主任告诉记者,喝水的水温,一般建议以35℃到45℃为宜,“55℃,有点高了”。

很多人都有“奶孩子”的经验,从冲奶的水温来看,一般奶粉冲泡都是建议水温在40℃到45℃,这个温度是经过多方面考证后才会统一认识的。因为,这个温度既符合口腔温度,也一定适合胃肠的温度。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如果水温过高,会烫伤口腔及食管黏膜,造成口腔炎、食管炎,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