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枣糕名称相似混合卖 超市以次充好牟利多

2015/1/26 10:21:09 来源:赣州晚报

   1月24日晚,邓女士在石城县客家风情商业城一超市,花26.8元购买了0.5公斤齐云山南酸枣糕。离开超市后,邓女士在超市附近一小店品尝起来,发现齐云山南酸枣糕还混有云×山南酸枣糕。“云×山”和“齐云山”仅一字差,外包区别也不明显,要是不留意很难发现。邓女士感觉被欺骗,要找超市理论,但购物小票已经没了。

   原来,该超市齐云山南酸枣糕销售正在搞活动,顾客每购足0.5公斤即送1小包齐云山南酸枣糕,邓女士的小票在兑赠品时已被超市收回。

   为了证实超市两种酸枣糕混卖,记者和邓女士一起回到超市。记者在一大堆齐云山南酸枣糕的柜台中,果然发现里面掺有不少云×山南酸枣糕。记者问服务员:“你这标牌注明的是齐云山南酸枣糕,怎么还有云×山南酸枣糕?”服务员回答记者:“这可能是来超市购买酸枣糕的年幼顾客将云×山南酸枣糕混入齐云山南酸枣糕堆中。”记者察看了该超市售卖酸枣糕的柜台仅有这一个,找不到售卖云×山南酸枣糕的柜台。

   据了解,云×山南酸枣糕也是我市枣品加工名优特产,但其零售价低于齐云山南酸枣糕,该超市将其混入齐云山每公斤可多卖10元左右。随后记者找到了食品销售经理,经调解,该超市最终将混在邓女士手中的云×山南酸枣糕兑换成齐云山南酸枣糕。(特约记者周驰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