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福建莆田平海牡蛎、缢蛏“有毒”? 已禁捕禁售未流入市场

2015/6/3 17:17:25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昨日,一则关于“莆田秀屿区平海镇平海村海区牡蛎、月塘乡西园村海区缢蛏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夏季是海鲜消费旺季,不少市民非常关注:该消息是否属实?“有毒”海产晶是否已流入市场?其他海产品是否有问题?

昨日,海都记者前往现场调查。省海洋与渔业厅表示,5月27日,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在对24批次的海产样品进行日常检测时,发现2批次样品中含腹泻性贝类毒素,但含量极低,约0.05μ/g。测出毒素后,海洋部门已要求养殖户立即禁捕禁售,“有毒”牡蛎、缢蛏未流入市场。

这些牡蛎、缢蛏为何会“中毒”?专家介绍,产生这种毒素主要是由于海水富营养化、有毒藻类大量增殖引起。目前海洋渔业部门也加强了对于赤潮和腹泻性贝类毒素的监控,一旦发现会立即禁止捕捞。

2批次样品 被测出毒素

5月27日,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在对平海湾、湄洲湾24批次海产样品进行日常检测时,发现2批次样品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但含量极低,约0.05μ/g。这2批次样品的产地分别为平海镇平海村、月塘乡西园村。

昨日,记者前往两地展开调查。据了解,平海镇平海村被测出毒素的1份太平洋牡蛎样品,是平海村海区今年试养的太平洋牡蛎,数量极少;村中其他牡蛎没有检测出毒素。月塘乡西园村被测出毒素的1份缢蛏样品,是从一个养蛏池塘中提取的,并非在海域滩涂提取,养殖规模小。

渔业部门:

暂时关闭海区

禁止贝类上市

省海洋与渔业厅表示,检测出腹泻性贝类毒素后,已立即通知当地渔业部门暂时关闭该海区,禁止养殖户起捕贝类上市,防止有毒产品流入市场,避免发生食用中毒事件。目前,工作人员每周对该海区的贝类产品进行加密监测,直到未检出毒素为止,才会解除对海区的关闭措施,允许贝类起捕上市,保证渔民生计。

其他水域的贝类安全吗?省海洋与渔业厅表示,综合近年来的监测结果,我省海水贝类总体上是安全的,市民只要从正规的水产市场购买、适量食用新鲜的贝类产品,都是安全的,无需恐慌。

专家:

或因海水富营养化

牡蛎、缢蛏中为何有腹泻性贝类毒素?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导邱彬介绍,海洋毒素由有毒藻类通过食物链传递给藻食性的鱼、虾及贝类等生物。这次被测出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的牡蛎、缢蛏,可能食用了鳍藻属、原甲藻属等有毒藻类。

这些有毒藻类又是如何出现的?邱彬介绍,藻类并非都有毒,在正常海水中,藻类不会大量繁殖。但当大量生活污水、农业废水流入海洋,会导致海洋富营养化,再加上海域的其他因素(如温度合适等)有利于生物的生长繁殖时,藻类便会急剧繁殖,形成赤潮。贝类食用了这些有毒藻类,就可能含有毒素。

□链接

何为腹泻性贝类毒素?

海洋中一些赤潮生物可以分泌腹泻性贝类毒素,该毒素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会在贝类体内积累。如果误食了这些贝类,就会引起中毒。中毒的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所以又称为腹泻性贝类中毒。中毒者的潜伏期,根据食用有毒贝类量的多少有所差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