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北京人盐油摄入量大幅减少 慢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7/22 9:23:24 来源:北京日报

   8年时间里,北京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从原来的13.40克,下降到了8.98克,而油脂的日摄入量更是在8年间减少了近20克!这意味着,北京多年来的健康教育初显成效。但同时,居民油盐的实际摄入量仍高于推荐标准。这是记者昨天从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在京成立大会上获悉的。

   健康现状:

   慢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昨天,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成立,国际健康与环境组织主席、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成为名誉院长。30多名与会专家对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讨,会上还发布了《2009-2013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变化分析》。

   报告显示,北京市居民总体健康状况处于全国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发达国家标准,但健康期望寿命却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例如,2012年的18岁人群,未来继续生存年数平均为63.25年,而健康期望寿命为40.17剩余年。也就是说平均有20余年都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其中男性好于女性,18岁组男性预计未来处于不健康状态近18年,而女性虽然寿命长于男性,但不健康状态超过25年。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疾病负担加重。

   北京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中国2012年1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4%,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4%,全国成人肥胖率为8.7%。而北京市18至79岁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糖尿病患病率为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常住居民肥胖率为19.1%,明显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危险因素:

   油盐摄入仍高于标准

   针对当前北京市慢性病是主要疾病的特点,课题组专家选择与慢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吸烟、运动,以及食盐、油脂的摄入量等。

   这份报告显示,北京居民食用盐、食用油的摄入量有大幅减少,但仍高于推荐的每日摄入量。

   2002年,北京市居民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3.40克,高于全国12.00克的平均水平。而到了2010年,全市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8.98克,达到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中要求的目标——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10克以下。这一数据也低于全国同期城市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9.10克。不过这一数据仍明显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要求的6克的标准。

   再看看油。2002年北京市居民每日人均油脂摄入量为54.60克,2010年每日人均油脂摄入量下降至35.16克,减少了近20克,十分接近“十年行动”中要求的35克的目标,但仍略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要求的不超过30克的推荐量。

   这说明,经过几年的健康促进活动,北京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有所改善,但相对于慢性病的巨大压力,仍需要加大干预力度,推进运动、控烟、控油干预。

   学生群体:

   小学、初中胖墩儿比高中生多

   北京的小胖墩儿数量也在不断增长。2012至2013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1.46%,比2008至2009学年度19.51%的肥胖检出率略有上升。

   进一步分析发现,北京市小学生、初中生的肥胖率高于高中生,城区中小学生的肥胖率有所下降,而郊区中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有所升高。

   学生每天运动情况较好,2012年初中生每天锻炼时间达到1个小时的男生有47.6%,女生有34.8%;高中阶段学生每天锻炼时间达到1小时的男生有34.7%,女生19.1%;大学男生11.2%,女生6.4%。各年龄阶段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的比例均比2010年有所上升。

   与会专家认为,从总体上看,北京健康促进成果已初见成效,影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在向着可喜的方向变化。但如何继续发扬优秀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机制和措施,将北京的健康城市建设推向更高层次将是面临的新挑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