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新大豆观望加重助推行情下行

2015/7/30 15:39:20 来源:养殖巴巴网

新大豆观望加重助推行情下行

7月份,东北和沿淮大豆主产区在农民夏种和夏管之余,豆农已陆续把播后的种源流入辖区内的收购网点,部分赌市观望的"小贩"也不愿持续冒险,纷纷把家中存储的货源推给收购网点。

由于市场受进口豆冲击,对国产豆的转化锐减,虽然产区收购量低于常年同期,但部分地区的收购网点库存明显增加,市场采购较为谨慎。

湖北产区当前已有新豆零星上市,大面积收割仍需半个月,但能否如期正常上市,天气状况值得关注。

市场销售低迷库存风险加剧

进入7月以来,全国部分区域轮番遭受暴雨侵袭,农作物和蔬菜受灾严重,肉、禽类价格出现反弹,但豆制品销量依然没有转机,进口豆价低廉。东北豆在进入收购尾声之时,再次表现下跌;沿淮豆虽然收购量少,价格不均导致部分欲领涨区域销售受挫,部分收购商此时出现高库存,令风险加剧。

南方部分市场在经历强降雨后,受高温高湿影响,"伏芽"上市量明显减少,但由于豆制品质量在夹杂进口豆后,消费者已对豆制品的口感产生异议,购买量大幅下降。而加工商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令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力挺市场对进口豆的销售。

调查显示,南方市场的江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安徽淮北黄豆销售价格在5700~5800元/吨(运费差率),销售商的利润已不足100元/吨;4.0规格的东北豆销售价格为4560~4640元/吨,销售商的利润均在100元/吨以上;进口豆

销售价(经筛选后)为3800~3900元/吨,部分区域有售4000~4100元/吨的现象,经销商的利润达200元/吨,高的甚至可达400元/吨,且进货成本比安徽豆和东北豆节省45%~65%的资金。

市场全年销售量均呈下降趋势,沿淮地区价格一直平稳,始终在5200~5300元/吨之间徘徊。东北价格一路下滑,仅5月份出现阶段性上扬,实质上还是产区收购商人为操纵,并非是市场需求推动,现在车板价重回4000元/吨边缘,收购商出货仍然较慢。安徽淮北部分集散地也如出一辙,人为虚抬价格,市场客户多的能够及时流出,而客户少的则在跟价后日积满仓。周围其他区域的车板价格仍低于这部分区域的收购价,导致市场客户选择转向。

新豆观望加重助推行情下行

7月20日,湖南部分地区已有零星新豆上市,由于暴雨持续,干瘪粒较多,价格在6200元/吨左右,市场销售价达6400元/吨,受质量影响,加工商接受程度比去年下降。同样是7月20日,湖北天门市张港镇早春菜茬早熟豆也开始收割;

7月底,江西部分地区也将有零星早大豆上市。

湖北产区是值得关注的亮点,湖北今年大豆面积大幅增加,棉花主产区改种现象明显,大豆面积比去年增加80%,早熟豆面积占总播面积的30%还多。目前上市的仅张港镇春菜区,由于上市量不集中,均以2~3吨的量流入本地较近的

市场,收购商毛粮收购毛粮出货,收购价在5700元/吨左右,装车价在5840~5900元/吨之间,水分在17%~18%之间,由于此时温度较高,收购商及时出手。其他省外客户暂无法涉足,因收购量偏小,且水分较大,在不过筛的情况下更易起热霉变。

7月底至8月上旬,湖北早熟大豆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将集中上市,届时市场关注度会进一步提升,按现行的价格已经明显偏高,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低近0.2元/斤。从今年该区域的面积和外围因素研判,该区域开秤净粮价格应在5200元/吨左右,且仍会出现前高后低现象,今年大麦、小麦、油菜均出现前高后低行情,收购商均吃了亏,部分收购商亏损惨重,因此,今年黄豆面积大幅增加,收购则更加谨慎。

近期天气是主导湖北黄豆优劣的关键期,天气的变化将会给近期黄豆行情增添多种变数。一旦湖北新豆如期大面积上市,且质量较好,其行情则会表现稳而向低的局面,那么,东北和沿淮地区的陈大豆行情将会促使现行价格继续下探。

近期市场观望心理继续增加,对东北和沿淮豆的采购陆续减少,等到市场新陈搭配使用时,用量上已经微乎其微了。目前主产区依然有不少商户的库存较多,不是说这类商户想赌市,而是限于当时收购的"面子"。

不过现在为时不晚,去库存仍有时间,一旦时间进入8月中下旬,湖北产区释放好的信号,无论东北和沿淮产区,现在的价格谁也难以保住,大灾后出现过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灵活把握"和"死攻硬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