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42批次婴幼儿奶粉抽检不合格 标签不合格成老问题专家建议要重罚

2015/8/5 9:05:33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两条通告,通告涉及42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以及对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审计问题的结果。

   11批次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今年5-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开展国家专项监督抽检,抽检国产样品46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2批次全部为国产品牌。

   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1批次;涉及6家企业,分别为:西安喜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圣唐秦龙乳业有限公司、合水县古象奶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辰鹰乳业有限公司、肇州县摇篮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宏兴乳业有限公司。不合格项目基本为叶酸、钠、亚油酸、维生素C等物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与包装标签明示值不符,还有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超标。

   另外,总局查出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31批次,其中涉及6家企业。

   6企业食品安全审计问题重重

   昨天,食药监总局还公布了“关于对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审计问题的通告”。据了解,总局对专项监督抽检检出不合格产品的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食品安全审计,结果发现问题非常严重。

   6家企业包括陕西优利士乳业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陕西百跃优利士乳业有限公司)、河南金元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多元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辰鹰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红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肇州县摇篮乳业有限公司。

   记者注意到,6家企业涉及问题包括未将不合格产品召回;现场状况严重不符合生产许可条件;伪造产品配料与喷雾干燥记录;未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对供应商资质把关不严;伪造生产经营记录情节严重等。

   》专家说法

   标签问题该当重罚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此次有3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这原本是个不该犯的错误,却在抽检中多次出现,作为消费者完全有理由怀疑:如果企业连很容易做到的事情都不做好,那么消费者又如何能对企业的产品放心?

   王丁棉建议,对标签问题不合格的企业,不能仅仅口头警告,应当纳入醒目的黑名单,连续两次进入黑名单,就要追究责任,进行重罚。

   京华时报讯(记者胡笑红张然实习记者邓梦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