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理性看待高价月饼卷土重来

2015/8/24 9:04:12 来源:华西都市报

临近中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新华社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广东、福建等地的部分高档酒店、商场,发现奢华高价月饼有“死灰复燃”之势。一些商家又打着“高端定制”“尊贵气息”等幌子推销高价月饼。

王玉初:小小月饼,承载着浓浓的传统文化。但作为食品,其生产销售还须理性,要避免过度包装,造成浪费。那些高价月饼,有多少是过度包装,职业部门当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市场净化非一日之功,但对招摇过市的过度包装视而不见,就是一种失职。

燕农:按照反腐新规,机关事业单位禁止用公款发放月饼。那么,留给月饼市场的只剩下企业福利、家庭消费和馈赠往来。除非是财大气粗的国企“暗度陈仓”,之于诸多民营企业,恐不会购买高价月饼作为职工福利。而家庭消费以及一般的人情往来,高价月饼也不是首选。种种情形排除后,支撑高价月饼的仅剩畸形的人际关系、政商关系。

吴应海:对重出江湖的高价月饼可以保持足够的警惕,但必须要理性看待。从记者走访的情况看,今年市场上出现的所谓高价月饼,价格也就在千元左右,与以往动辄数千上万的“豪华月饼”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且也并不好销。因此,对于高档月饼的“起死回生”,我们只要盯紧公款消费和权力之手就行了,其余的,让市场决定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