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甘肃省食药监局通报8批次不合格粮食制品

2015/9/9 9:47:24 来源:甘肃日报

本报兰州讯(记者宜秀萍)省食药监局日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粮食及粮食制品监督抽检,覆盖14个市州的83家生产企业,抽检样品225批次,对其中抽检项目不合格的8批次样品,省食药监局在官方网站予以通报,并对相关企业依法进行相应处罚。

这8批次不合格样品所涉及的企业、产品和不合格指标分别为:标称张掖华润金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江枫小麦淀粉霉菌超标;酒泉市鑫利商城有限责任公司超市一部销售的红薯韭叶粉铝残留量(以干基计)超标;酒泉世纪商联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红薯粉、粉条铝残留量(以干基计)超标;酒泉西部天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新天地店销售的粉条铝残留量(以干基计)超标;定西福瑞祥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土豆粉条、纯洋芋粉、水晶粉(韭叶)铝残留量(以干基计)超标。

目前,标称生产企业和被抽样单位已采取停止生产、下架、召回等措施,停止上述不合格粮食制品在市面上流通。同时,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展开市场清查。消费者如果发现上述不合格粮食制品仍在销售时,可拨打12331热线举报。

据介绍,霉菌等微生物指标是涉及人体健康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若这些指标超出标准范围,说明产品的卫生质量无法保证。食品被霉菌污染后不仅可造成腐败变质,而且有些霉菌还可产生毒素,人和动物一次性摄入含大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常会发生急性中毒,长期摄入含少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则会导致慢性中毒和癌症。铝残留量超标是由于在加工过程中违法添加明矾,如果长期食用含有硫酸铝钾成分的食品,早期会出现身体虚弱、抑郁、焦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泌尿系统疾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