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农村环境整治7年耗资315亿 脏乱差仍未改观

2015/10/26 21:27:59 来源:一财网

来自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的消息称,自2008年农村环境“以奖促治”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315亿元,但农村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现场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重中之重,环境是突出短板。

陈吉宁介绍,2008年国家实行“以奖促治”政策以来,截至2014年底,5.9万个村庄已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直接受益人口达1.1亿多人。到今年底,将完成7万个建制村的环境整治任务,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农村环保问题薄弱、农村环境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对于地域广阔的农村地区,一方面不同区域农村环境差异性较大;另一方面农村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征。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复杂,一般可分为产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其他外源污染。根据产业来源分涵盖传统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工业污染等。饮水安全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曾在全国多处水源地作过调研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台介绍,除了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外,在城市中生活的约5000万人的饮用水也不不达标,“从源头到水厂再到水龙头的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存在污染。”

环保部《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编制组介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的环境监管处于空白状态。”

财政部副部长刘昆介绍,自2008年农村环境“以奖促治”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315亿元,支持建成并运行了一大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施。对“以奖促治”政策进行调整完善,重点支持南水北调沿线及国家重点饮用水源地周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落实国务院确定的新增13万个村的整治任务,加快建立农村环境整治投资运营长效机制。

刘昆表示,将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支持以县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原则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投入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政策统筹,积极协调配合,将财政资金政策与金融、价格、产业等政策手段统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环境治理保护。

“农村环境既是最薄弱的难点,也是最有潜力的突破点和创新点。”陈吉宁说,“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

本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根本目标,着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的突出环境问题,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推动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陈吉宁介绍,围绕上述目标,环保部将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村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治理重点,确保国家调水工程和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持续推进“问题村”治理工作,排查发现一个治理一个。“有条件的省份要继续开展全省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

陈吉宁说,环保部门将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同时继续推进和深化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健全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环保部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环保部将在全国选择10个左右县(市、区)开展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与创新试点,通过准确职能定位、完善奖惩机制、合理配置机构与能力,探索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及时总结典型做法与经验在全国加以推广。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