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玉米价格“达标”后或现“涨无力”

2015/12/8 16:05:34 来源:粮油市场报

12月伊始,国内玉米市场维持高位运行,沿海港口进口谷物限令利多国内市场,但伴随着临储玉米收购量迅速突破2000万吨,东北局部地区实际收购价格已经高出临储水平。黑龙江省开始严格控制临储玉米收购质量标准,后期价格和数量“双增”的格局难以持续。

东北玉米价格逼近临储价格

11月末12月初,伴随着临储玉米收购快速推进,东北大部分地区优质玉米潮粮折干后价格已经逼近临储三等粮源2000元/吨左右的水平,局部地区甚至开始出现农民惜售、溢价销售的情况。

截至目前,黑龙江肇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750~1790元/吨,比上周上涨20~40元/吨;内蒙古通辽1840~1900元/吨,上涨20~40元/吨;吉林长春1880~1940元/吨,辽宁开原1930~1950元/吨,均上涨40元/吨。

华北压力重重价格延续下跌

据了解,华北地区受前期雨雪天气及雾霾影响,玉米水分普遍偏高,市场缺乏干粮,导致用粮企业纷纷提价,但近期已经转晴,预计自然干粮快则4~5天、慢则10~15天就将供应市场,目前烘干粮价格已较上周大幅下跌。

截至目前,山东潍坊14%水分二等玉米进厂价2020~2060元/吨,较11月末下跌20~40元/吨;河北石家庄1900元/吨,与11月末基本持平;河南周口1890元/吨,基本持平。预计干粮集中上市后,价格有望继续下挫。

东北农户售粮进度高出去年

截至11月30日,我国临储玉米累计收购量2348.4万吨,其中黑龙江1533万吨,吉林471.8万吨,辽宁27.6万吨,内蒙古316万吨。从有关部门最新调整的农户玉米销售进度看,东北地区普遍高出去年同期水平,华北产区近两周销售滞缓,接近去年同期。

农户售粮进入高峰期,加上天气条件配合,预计农户售粮进度将加快。

随着临储收购大步推进,东北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让水”收购等变相提价的现象,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并强调严格收购标准,此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令后期东北玉米价格涨势明显放缓。

今年黑龙江省临储玉米收购神速,农户“地趴粮”相应大量减少,暖冬对于黑龙江玉米品质的不利影响减弱,但早在10月份已出现少量霉变现象的内蒙古是否同样幸运也未可知。

毕竟,直至目前各地政府尚未出台明确的超标玉米收购办法。

进口谷物限令利多现货市场

自上周开始,国内市场再度风传“有关严控进口谷物的政策”,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政策市下国产玉米现货价格维持现有水平,国内外市场间的联系进一步阻断,但难以根本解决庞大的临储玉米库存之困。据有关部门测算,即便不再签订新的合同,年底至明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谷物数量(包括高粱、大麦和DDGS等)仍可达到上千万吨,因此,其提供的利多支撑有限。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