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生猪养殖户:猪场补栏的风险正逐步加大

2016/6/18 9:58:55 来源:猪价格网

  6月份开始,生猪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是生猪供应的缺口已经不再继续扩大,另一方面是需求也就是生猪消费受到来自猪价高涨以及天气炎热的双重施压,消费在收窄。二者博弈下,猪价也将维持高位震荡的行情。也就是说,我们在下半年很难再看到猪价一路飘红上涨的节奏,而是涨跌互现的局面。这样一来,面对后期震荡性局面的猪价,以及高成本、高气温的养殖风险,就提醒我们养殖户不要盲目乐观,大量压栏。

  目前生猪价格仍处在历史高位,随着生猪产能的持续恢复,在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生猪价格缺乏继续上涨的动力,养殖户补栏的风险正逐步加大。一方面,由于仔猪价格高企,饲料尤其是豆粕的价格上涨,大幅抬高生猪养殖成本,按照当前仔猪、饲料的价格水平和出栏重量测算,育肥猪出栏成本达到每公斤16.08元,已远超2015年出栏均价。另一方面,养殖户普遍存在压栏惜售的情况,调查点的数据显示4月份生猪出栏头均重量为118.33公斤,环比上涨4.41%。国内生猪产能已进入恢复通道,随着市场供应量的逐步增加,生猪价格将逐步回归到正常水平,因此建议养殖户注意防范后期市场风险,理性补栏、适时出栏;

  猪肉价格在2016年7月到11月之间达到顶峰(历史经验表明从波谷到波峰大约需要16到20个月)。在未来几个月内,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对于鸡肉、牛肉和其他肉类的替代性消费也会上升,猪肉进口也会上扬。而从2017年初开始,猪肉价格将开始向下的调整期。由于2015年后母猪补栏极其缓慢,将会导致2017年的价格居高不下,价格的回落期将会非常漫长,很有可能到2019年底才能再次触底。时值“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两年,政府将会竭尽全力刺激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而猪肉价格此时的疲软将会形成巨大的通缩压力。同时,我们预期美国将在2019进入经济衰退期,对中国的进口会降低,从而加大中国通缩压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