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武汉:毛坯房内生产米粉被喊停 农家小作坊“整容”后起死回生

2016/6/20 9:42:2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人过早的餐桌上,米粉是一道常见的食材,殊不知,许多米粉都来源于小作坊生产。

30岁出头的小伙向拯,是蔡甸区后官湖一家米粉小作坊的业主。说起自家米粉的食品卫生,向拯很有自信,“米粉的原料是大米,从浸泡、清洗、磨浆、冷却等工序制作,没有任何食品添加剂。”他万万没想到,在监管人员的一次突击检查中,却差点被勒令停产。

毛坯房内无证生产米粉

向拯的小作坊在后官湖一家农房小院内。这家农家住宅共有两层楼,房东住在楼上,向拯把一楼租下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原来的农房是一间毛坯屋,卫生条件和生产条件不达标,没有营业执照和员工健康证,生活区和生产区没有严格区分开,如果不接受整改,就要予以取缔。”蔡甸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负责人余飞告诉记者。

作坊主进行生产间“大改造”

向拯听从监管部门的建议后,对小作坊做了一次大“整容”。

昨天,记者走进生产间看到,原料库、工具清洗间和加工间等一应俱全。墙面上,悬挂着米粉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营业执照和人员健康证。

“晾晒米粉所用的竹篙换成了不锈钢晾架,盛放大米的容器改为不锈钢专用工具,二楼的房东也搬走了,整间私房仅用于食品生产。”余飞领着市民和记者,参观改造后的小作坊。

因为小作坊规范了,向拯的店面每天能生产2000多斤米粉,销往汉阳一带的面条加工店,二次分销到酒店、菜场和学校。

小作坊不等于“黑作坊”

提到小作坊,市民的大多印象还是“污水横流,鼠虫乱窜”。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处副处长唐永刚介绍,这是一种理解误区。

“小作坊并不是黑作坊。黑作坊一般指卫生条件恶劣、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没有通过小作坊检查,或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等的作坊。”对于这类“黑作坊”,市食药监部门坚决查处取缔。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