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上了网的苍蝇馆子还是苍蝇馆子

2016/10/10 9:41:24 来源:新浪网

  国庆七天假,像笔者一样宅在家里的人想必不少。“宅”最讲究舒坦,外卖是必不可少的,可打开一款款外卖APP简单,选择吃什么却困难,一家家店贴的图片倒是色香味俱全,饭菜干不干净却是另外一回事。

  几乎从有网上订餐开始,有关脏乱差“黑外卖”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假期之前还有媒体曝光称,济南市民李女士在美团上预订的外卖汉堡里面吃出了活虫。而这还只是摆在明面上的,暗地里恐怕更为严重,据商务部网站9月底的消息,因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美团、饿了么等几大外卖平台仅北京地区就有8000商户下线。

  都说现在生活好了,从吃喝不愁发展到了讲求品质,但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并没有什么提升。无论点餐多么方便、送餐速度多快,无论烹饪的地点是大饭店的后厨,还是背街小巷的家庭厨房,最核心的都是吃到嘴里的食物。如果食品安全没有保证,再花哨的形式也只是前面没有“1”的一长串“0”。

  最近这些年,由科技带来的新生活方式以及崛起的一个个国产商业巨头,隐隐带来一股将互联网神化的思维惯性。但在笔者看来,重点不在于“互联网+”,而在于加号后面的内容。镀上了一层网络的“金”,“苍蝇馆子”还是“苍蝇馆子”,而且变得更有迷惑性。日子久了,难免会有回潮,一股“去互联网”的潮流。笔者的不少朋友,就从享受外卖红包的新鲜感中走出,重新回归去店里就餐的习惯。多走几步又如何,最起码要把饭菜的“产地”看个清楚。

  对个人而言,习惯的改变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对产业而言却不尽然。“互联网+”下的外卖,原本可以做成共赢的产业链条。比如饱受诟病的“黑作坊”,本可以借助互联网把“黑”去掉,在政策上,住改商是可以的,如果以家庭厨房的模式来运作,可以大大节省房租。省下的这部分可以填补送餐费用,说不定还能有余力提质降价。对于更愿意在家或在办公室就餐的人来说,这就是微观上的“供给侧改革”。

  实现这分愿望,以及通过需求的激活和产业链的延长增加就业,是“互联网+”最该拥有的功能。现在人们关注互联网,常常盯着巨头们的分分合合,但是,如果没有质的变化,资本运作又有什么意义呢?就像去年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重点不在于持股方式和管理模式,而在“提供优惠”与“接收评价”两大利器,会锻造出一个怎样的消费环境。所以,当强强联合的新巨头在外卖上屡屡“失足”,当初的资本运作大手笔也随之打了折扣。

  一个小小的外卖,能够联系到的问题却很大。当人们被一个个巨头创始人的年轻有为所激励之时,当普通老百姓看到“A轮”“B轮”“天使轮”的金山银山而感到震撼之时,无形之中给予了站在风口的那些企业充分期待。资本的加持以及公众的期待,相当于一种特殊的“权力”,而获利的欲望很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就像人们通过外卖平台所看到的,年初饿了么被曝光之后,同样具有影响力的美团就给了“黑作坊”粉墨登场的机会,犯了对厨房缺乏监管、对执照不加审核的老毛病,为外卖市场的混乱推波助澜。

  对此,政府的监管是必要的,但企业的自觉更加不可或缺,因为有形之手往往是滞后的。人们愿意相信互联网的潜力,愿意相信市场的力量,但愿这些外卖巨头,多一点用“权力”净化市场的使命感,让每一个宅在家里或是在工位上忙碌的人,放心地吃到送上门来的干净饭菜。 (读者 蔡玉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 责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