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中德科学家揭示甘薯起源“谜题” 有助保障粮食安全

2017/8/26 10:1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北京时间8月21日,上海辰山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联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研究所和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上共同发表揭示甘薯起源的重要论文。

  甘薯是中国第四大农作物,年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每年中国的甘薯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但复杂的遗传背景一直制约着甘薯的研究。

  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杨俊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他在上海受访时称,该研究通过新育品种泰中6号,去解析了甘薯的整个基因组,从而可以追溯整个甘薯的起源历史。

  杨俊介绍,甘薯基因组共有约4.4亿个碱基对。据研究揭示:在甘薯的90条染色体中,有30条染色体来源于其二倍体祖先种,另外60条染色体来源于其四倍体祖先种;约50万年前,二倍体祖先种和四倍体祖先种之间的一次种间杂交孕育了今天的重要作物,这一发现解决了甘薯起源的谜题。

  【同期】(科学家 杨俊)

  通过我们的研究,以及后续的研究,我们可以界定甘薯最初的祖先,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甘薯的近源野生种,从而提升我们常规育种进程,为甘薯的增产以及抗性育种提供更好的材料。甘薯的高产和稳产对我国粮食安全肯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解说】据悉,这项国际甘薯基因组计划开始于2014年,历时18个月完成,而后耗时1年多进行整理发布。该研究得到德国洪堡基金会、中国科技部等的资助。

  郑莹莹 徐明睿 郭容 上海报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