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粮本和粮食关系

2017/9/2 10:28:50 来源:山西晚报

  前几天,从柜子里翻出以前的太原市粮食局发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证》,那时习惯叫粮本。早先发的粮本套个红塑料袋,后来改成蓝色的了。

  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城里人吃粮都是定量供应。市民28斤,学生30斤,而且粗细粮有比例。细粮很少,粗粮为主。定量和比例在粮本上写得清清楚楚,标粉、大米、小米、玉米面、红面、议价粮分得很细。粮本的功能除了买粮,还是每月到粮店领粮票的凭证。粮店工作人员会根据粮本上人口的记载发给粮票,粮票又分省粮票、细粮票和粗粮票。有粮本和粮票才能买到粮食。那时的粮本和《城镇户口本》一样重要,是城镇市民的标志。市民如若到另一个城市工作或生活,在迁移户口的同时,还要迁移一种特殊关系叫“粮食关系”。没有“粮食关系”等同没有饭吃。

  我家兄弟姐妹多,都是能吃的年龄,和那条窄巷子里的许多人家一样,一到月底粮袋子就空了。城里的粮店是非常热闹的场所,每到月底或月初,家里断粮的市民就早早到粮店门前排队。我那时也是天刚亮就和邻家孩子先赶去排队。估摸快轮到了,母亲就会拿着粮本、粮票、面口袋,推着她那辆飞鸽牌自行车过来,先到开票窗口核验粮本,再交钱开《出粮单》,然后就到盛放粮食的一个大间等售粮员喊号买粮。

  每月供应的细粮很少,粗粮比较多,有玉米面、高粱面、小米和黄豆。我家祖辈在外省,吃不惯高粱面,粗粮以买玉米面为主,赶上小米供应多,再多买些小米。玉米面窝头、小米干饭通常是家里主食。到了秋天,粮店还会供应点红薯,一斤粗粮票可换5斤红薯。只要有红薯供应,在这个粮店买粮的居民几乎家家都要拿粗粮票来换,那天你要不早早去排队很可能就买不上。粮店为了尽量让大家都能买上,规定每人只能换5斤粗粮票的红薯。我们兄弟姐妹都爱吃红薯,烤红薯、蒸红薯、稀饭里煮红薯,就没吃腻的时候。母亲说,红薯吃多了反胃烧心,可我一点儿没感觉,还是可劲地吃。倒是红薯不耐饥,时间不长就饿了。

  细粮,母亲都是尽着过节或有客人时吃,只有过年过节我们才能好好吃几顿饺子和馒头。平时,母亲给我们改善生活,只做包皮面吃。具体做法是,把和得硬硬的白面团在案板上擀成大饼,包上和好的高粱面,然后再擀,擀得很薄,直到渗出点红后切成面条。切好的面条一层白一层红,十分好看,煮熟,浇上白菜西红柿卤,一人一大搪瓷碗。油水不多也吃得很香。父亲见我吃面条香得直吧嗒嘴,就说我吃饭样子不好看。

  粮食定量,没有富余,就怕老家来亲戚。因为多个人就意味着家里每个人要把自己碗里的饭匀出一些来。记得1963年我刚从老家回城,开始上不了户口,自然也上不了“粮食关系”,粮本上就少我一份供应。为了不让哥哥姐姐们挨饿,母亲买好多菜,把白菜、茴子白、土豆当饭吃。常常烩一大锅菜,再把窝头切成薄片烩进去给我们吃,不管耐不耐饥,吃饱肚子为原则。

  70年代末,我成了家,时间不长,我从大家迁出户口到自己的小家。这时粮油还是定量供应,于是我们也有了自己的粮本。每月凭粮本领粮票,然后拿粮本、粮票到粮店买粮,重复着过去买粮的日子。直到90年代初,粮食放开供应,粮票装进历史的口袋,长达几十年的“票证经济”最终落下帷幕,城里人用了几十年的粮本也失去了功能,从此成为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吃粮记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