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中国啤酒企业如何打破弱势局面?

2010/7/13 9:01:00 来源:网友

    近日,嘉士伯宣布以23.8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收购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啤酒企业重庆啤酒12.25%的股权,成为重庆啤酒第一大股东。外资啤酒企业如此大规模渗入我国啤酒市场已不是第一次了,在此之前,日本朝日啤酒持有青啤19.99%的股权,SAB控股华润雪花49%股权;百威除了拥有哈啤之外,还拥有福建雪津啤酒的全部股份,以及中国第五大啤酒品牌珠江啤酒28.56%的股份,此外,百威旗下还有双鹿、金龙泉、红石梁、白沙、金陵、绿兰莎、金狮、三泰等众多本土啤酒品牌。外企已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入我国啤酒市场。面对外资几年来如此大规模的强势进攻,中国啤酒企业该如何打破弱势局面?

    啤酒业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2001年啤酒产量为2274万吨,2002年啤酒产量达到2386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2009年中国啤酒产量为4236.38万千升,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位。有数据显示,啤酒消费人群占了全世界啤酒消费者的20%,全球啤酒量的增长有30%来自于中国,我国企业行业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重点。国内啤酒17年的年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7%,啤酒行业收入、利润最近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中国啤酒业显然已经是世界啤酒市场增长最快、产销量最大和中国大众消费品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其在未来5年左右仍然存在较快增长的空间。

    相比啤酒行业的稳健发展,我国的啤酒企业的成长优势却并不明显。近几年来,啤酒企业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收购活动,形成了像青岛、燕京、华润、哈啤等超百万吨的大型集团。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啤酒市场上,啤酒企业“三足鼎立”:2009年,华润雪花啤酒占国内市场份额约20%,青岛啤酒约占14%,燕京啤酒则为12%,哈啤份额,只有5%左右。在华北市场上,燕京啤酒的市场占有率为45%,其中北京、内蒙古、河北是其优势市场;华润在天津市场占有率达到75%;另外,在北京市场,燕啤有60%以上的份额,而青啤不到20%。这说明中国的啤酒市场实力并不均衡,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或被并购。

    外资侵入品牌度低啤酒企业危机四伏

    我国啤酒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啤酒企业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外资企业为抢夺啤酒消费市场,近年来加快了对我国啤酒业资本整合的步伐。国内啤酒规模以上企业中有50%为中外合资或外资控股。啤酒花、重庆啤酒、兰州黄河和西藏发展在我国新疆、重庆、甘肃和西藏地区啤酒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85%、75%、75%和50%。而这四家公司与嘉士伯都有股权关系。目前,我国十大啤酒厂商中只有燕京和金星没有外资股份,其他均有外资控股或参股。中国的啤酒市场已成为外资驰骋的广阔疆域,这给本土品牌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国内啤酒企业却没有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