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酒业集群发展尚需“点睛”之笔(3)

2010/7/15 9:11:00 来源:网友

    众所周知,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所在,对于区域酒类产业集群而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同样是其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托,而相比于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在市场营销中所发挥的作用,产业集群的文化建设应该更倾向于产业化发展,营造浓厚的酒文化环境,为本区域的产业发展提供人文氛围。

    很多酒厂都建有自己的博物馆、陈列馆,像古井贡博物馆等甚至成为当地旅游的热门景点,其在宣传企业自身历史、形象的同时,也成为当地酒文化的见证;而在很多酒类产业发达地区都举办过以酒为主题的文化庆典活动,像青岛啤酒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亳州白酒节等,经过当地政府和企业多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闪亮的城市名片。

    但如果从区域酒类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来看,上述种种只是酒业集群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当诸如酒文化博物馆、酒文化庆典等环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该寻求其有机结合,形成区域内酒文化的完整产业链条,以此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同步发展。

    当然,文化产业链也不是仅有酒类博物馆和节庆活动就足够的,在一些酒企领导和酒类营销专家看来,所谓酒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并不等同于工业旅游,况且中国的很多酒厂地处偏远山区,对生产环版权中国酒业新闻网境的高标准要求,也不适合接待大批量的外来游客。

    所谓酒类产业集群的文化产业应该以促进当地酒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彰显企业的传统地位、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为理念,以对外宣传、企业建设、促进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进行更有效的业务洽谈对接为服务内容,地域上也未必一定要集中在当地,像集宣传、展示、销售、招商等功能于一体的酒道馆就是一种很有实际意义的形式。

    试想,当“天府川酒馆”、“文化豫酒馆”等各种形式的酒道馆“朵朵”绽放于全国各地,其区域内企业在进行外围市场拓展时不就有了桥头堡的战略依托吗?当然,也可以根据“酒道馆”所反馈的市场信息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外围市场布局。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