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啤酒“大”业待蓄“强”势(4)

2010/7/26 13:40:00 来源:网友

    在世界杯期间,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景象:

    老板,来瓶哈啤!回答:没有!

    这就是渠道的威力!仅仅有品牌是不够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品牌仅仅是“势”而已,要转换成“能”,必须依托渠道这个平台。

    所以,笨重、低值特点决定了啤酒必须走依托分厂灌装、减少物流成本、依赖渠道的“人海战术,人民战争”的路线。没有渠道基础的啤酒企业,只能是空中楼阁。

    话题四人均消费不平衡依然存在

    中国啤酒市场的潜力有多大?这个问题可能不会有准确的答案。

    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已经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相当。但啤酒行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啤酒的人均消费量增长缓慢,而在经济增长较快地区,如东欧和中国的啤酒需求量和产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增速比发达国家高3%。2007年,世界啤酒产量约为15730万千升,其中,欧洲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地区,西欧啤酒年产量约为300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127升;美国啤酒年产量约为230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77升;日本啤酒产量71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85.7升;而俄罗斯、拉美人均啤酒消费量在30升—40升。2007年,我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在30升左右,虽然已经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内发达地区啤酒人均消费量已经趋于饱和,如北京、浙江、福建的人均消费量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这部分地区的增长潜力有限。从人均消费量的来看,中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贵州、云南、两湖、广西、海南、江西、四川等地。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