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食品营销 > 正文

多利农庄:缩短“食物链”(2)

2011/11/3 16:33:00 来源:搜狐网

  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业内的企业都各辟蹊径。譬如,同样从事有机蔬菜生产的上海一亩田,为了拿到上游生产基地,几位创始人起初是驱车在老家崇明岛挨家挨户谈租地,这不仅需要本乡本土的人脉基础,而且也需要付出大量时间成本;而诸如北京正谷等企业则放弃了自建生产基地的想法,转而采取与流通商更为接近的做法:异地发展合作社,这虽然能够解决上游产能不足的问题,但一来品类缺乏规划,而且也给企业在上游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对于张同贵和那些意图趟入有机生意的“掘金者”而言,如何跨过土地的坎是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找到合适的路径来突破政策限制,另一方面也同样需要重金投入,走“重资产”发展的方式。在张同贵看来,除了具备资金实力,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则是“要和政府政策相协同”。目前,上海多利农庄拥有在建的种植基地面积超过万亩。这得益于上海市政府2005年出台的一项新政策:计划打造5到10个100公顷的蔬菜基地,希望能“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同时能反映中国农业水准”,并面向社会招标。而张同贵在当时提交给政府的竞标方案里,适时地提出了“强调高品质,打造强势品牌,培育特色品种”的“三品”经营理念,这与政府对该块土地的定位不谋而合,张同贵由此成功地获得了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上的一块1750亩土地的经营权。

  有了地,对有机蔬菜生产商而言只不过意味着拿到了“入门证”,而要实现符合标准的持续产出,则还需要大把“烧钱”。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规定,“有机食品”进入市场需要经过联合国粮农组织CIF的统一标准认证,认证许可有效期为一年,需按年年检。而其生产标准可被概括为“三无两改造”,即:无化学农药,无化学肥料,无转基因,改造水,改造土壤。也就是说,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强制标准以外,种植区域的土壤和水域也必须达标。

  “要达到相关的标准,一般的土地需要三到四年‘改良期’,其间没有任何产出,属纯投入期”,按照张同贵介绍,多利农庄的前期投入在2.2亿元左右。其中,仅水系改良一项,多利农庄前期便投资了超过6000万元。持续的重金投入,使多利农庄成为了国内少有的同时拥有诸如国环有机认证、IFOAM国际有机认证、HACCP关键风险点控制认证、GAP优质农业认证的农庄。

  “我们目前拥有的成规模且符合标准的自有有机种植基地,是短期内很难被其他同行超越的优势。”张同贵说。有机蔬菜的市场需求目前足够大,而要在这个行业立足,最重要的便是“供给”。目前,多利农庄经过改良达标生产的菜地面积还不足1000亩,2009年是其实现规模产出的第一年,首批改良完成的 300亩土地实现营收约3000万元,而2010年的全年营收已经超过了5000万元并实现盈利。

  “我们现在供不应求,下一步得琢磨如何进一步提升供应量”,由于坚持土地规模化的发展路径,多利农庄在上游布局过程中更具规划性。目前,多利农庄已经形成了“分品类跨区域布局”的策略,即按照种植产品的不同属性,进行相应的地理布局。譬如,将不易保存的绿叶类蔬菜生产集中在城市近郊,而耐储存和运输的块茎类蔬菜则分散到其他土地成本更低廉的地区。这样一来,既能充分提高总体产量供给,降低土地成本,又有利于规划产品品类拓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总体利润率。基于这种思路,2010年开始,多利农庄又分别在崇明、云南以及武夷山复制建设了数万亩的有机农业种植基地。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