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食品营销 > 营销案例 > 正文

寻找中国的“星巴克”

2012/8/27 14:00:00 来源:网友

 星巴克等国际大牌在中国的二线城市鲜有作为,在适应中国本土化市场和保持纯正美国式咖啡文化的矛盾中,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式

  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仅在上海分布的专业咖啡馆已不下4000家,兼营咖啡的各类门店则超过12000家,相关从业人员近10万人。在各大网站的加盟项目调查中,有60%的人选择咖啡创业。

  然而在这个休闲餐饮行业的背后,中国咖啡连锁品牌企业的生存发展并不轻松,面临一线城市成熟国际品牌的夹击,转战更为广阔的二三线市场同样碰到棘手难题:复合经营模式下依靠副产品创造利润的咖啡店,注定了要在其原有的文化属性和多变的本土市场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现在看似无懈可击的盈利模式,却不一定有利于长远的品牌成长和发展,他们能清楚预见未来的细分趋势,却不一定能抵挡眼前全盘通吃的诱惑。

  定位商务休闲主体的两岸咖啡启动了多品牌战略,将餐和咖啡细分出不同的子品牌,一方面能保持其纯正的咖啡文化用以续写未来,另一方面利用强大的中央厨房将全球各地美食囊括旗下,以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

  文化气息浓厚的雕刻时光人文咖啡馆,还在保持其独特品牌风格与市场扩张之间探索新的出路,从种植咖啡豆到开办咖啡学院,围绕产业链的上下游精耕细作。甚而,也会令其忠实拥趸颇感惊讶地向商务型咖啡进军。

  而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的区域品牌咖啡之翼,则完全是以咖啡之名经营中西融合餐,将咖啡所代表的西式文化与本土市场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