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农产品行业 > 正文

农产品价格的困局

2013/3/13 15:04:00 来源:网友

调控通胀和提高农产品价格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传统矛盾。政策往往呈现有规律的变动——通胀高了,拿农产品开刀;当通胀问题不那么尖锐了,又支持提高农民收入。但这种被动式应对政策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暴露弊端。

我国人口、经济结构正在加速变化,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成本刚性上升投影到农业生产上,农产品价格趋势性上涨。但每轮政策调控通胀时,首先考虑食品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权重最大。政策一味压制,挫伤的是农民生产积极性,为下一次农产品价格暴涨埋下伏笔。姜、蒜、花生的过山车行情无不如此。

过多行政干预,会导致市场失灵。农产品价格保护性政策从本意上来说是好的,但客观上形成了价格分离,造成农民在市场价、临时收储价、最低保护价、配额内进口完税价等面前摸不清方向。现在国内玉米产量有点多了,几大粮商还不断从海外低价进口,玉米价格一路下滑,已形成长期涨价预期的农民惜售心理严重。到了临时收储截止日,此时到底要不要卖粮,下一年度种什么成为难题。中国农民不好当,既要猜市场,又要赌政策。

农业上下游之间,也无法找到一个完美政策,让买卖双方都满意。国内棉花市场失灵是另一类典型。2010年全球棉价飙升,国储低价抛棉让纺织企业接到大量出口订单,但随后两年棉价大跌,为了保护棉农利益,国储又反过来高价托市收购,这令下游企业被迫接受全世界最贵的原料,叫苦不迭。

此外,部分消费群体对食品安全不断重视,愿意支付更高的代价,但恰恰另一部分低收入群体对价格变化特别敏感。消费者日趋多元化的需求,必然造成农产品价格和管理的混乱。

通胀和农产品价格困局的根结还在于人多、地少、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我国18.2亿亩耕地,算上复耕面积达到23.5亿亩,每年还需要进口5000多万吨大豆、数百万吨白糖和棉花,折合耕地缺口高达六七亿亩。相关政策的出发点,在于保证粮食安全并抑制通胀。我国的耕地中,有16.6亿亩用于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这是省长抓的“米袋子”,3.2亿亩种蔬菜瓜果,是市长负责“菜篮子”。而绿豆、大蒜、棉花这类农副产品无暇顾及,最后只有通过发改委进行调控。

其实,参考发达国家成熟做法,支持农业和管理通胀并不矛盾。农产品价格高了,发放食品券补贴消费者,农产品价格低了,则直接补贴生产者。而不是行政干预价格,试图在两大目标中寻求平衡,因为这样最终只会扭曲了市场。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