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白黄侧耳的栽培技术

2013/4/15 17:25:00 来源:网友

菌种制作

1、母种制作:采用PD农科专刊?综合培养基,配方为:琼脂20克、蛋白胨2克、马铃薯200克(切片)、葡萄糖15克、水1000毫升。煮沸过滤,分装于18×180毫米试管中,用量占试管容积的1/5,塞上棉花塞,每5-7支为一扎,用牛皮纸包住棉花塞。在高压锅0.15Mp农科专刊?综合,灭菌30-40分钟,待压力恢复到“0”处取出,冷却后摆成斜面。选择长势粗壮、完整、无病虫害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接种,接种完毕,用牛皮纸包扎,恒温25℃,培养1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斜面。

2、原种制作:用100%小麦粒,在使用前对小麦粒进行筛选,去除劣质,用0.1%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浸12小时,捞出清洗3-4次。然后放入锅中煮透,保持熟而不烂为宜,捞出沥干,添加1%-2%碳酸钙,装袋或装瓶,在高压0.15Mp农科专刊?综合保持1小时,冷却后,选择生长健壮的优良母种来接种。

3、栽培种制作:栽培种培养料制作配方为:棉籽壳93%、麸皮2%、玉米2%、石灰3%。袋装灭菌同上,栽培种以菌丝长满全袋后5-10天内使用为最佳。

栽培季节

紫孢侧耳适宜于低温的季节栽培,在广东通常11月开始接种,12月至翌年2月出菇较适宜。

栽培方式

目前一般采用(22-24)×(35-40)厘米聚乙烯塑料袋栽培。

菌袋制作

培养料的配方为:主料是杂木屑30%,棉籽55%,辅料是麸皮5%,玉米粉3%,过磷酸钙1%,米糠5%,石灰2%-3%。料水比为1∶1.3。按上述配方拌好,堆沤2-3天,装入(22-24)×(35-40)厘米的塑料袋,每袋装料重1.5-2公斤。两头上套颈圈,用小薄膜封口,常压或高压灭菌,冷却后放入接种。接种室在接种前用甲醛8-10毫升/立方米与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进行薰蒸12小时,放入少量氨水中和甲醛,减少对眼睛的刺激,6小时后进行接种,并将小薄膜换成已灭菌的报纸。适当加大接种量,每袋栽培种接40袋左右的栽培袋。

发菌管理

接种后进行发菌管理,发菌培养室要求通风、干燥,黑暗,培养室使用前进行室内消毒,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培养期间室温控制在18-20℃之间,冬春季节要注意保温,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70%左右。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翻堆,避免“烧菌”,一般培养25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全袋。

出菇管理紫孢侧耳一般采用袋栽排成行堆放,每行放置五层高,行距约45厘米,方便日常管理。当菇筒出现黄水后,菇蕾形成,这时去除报纸,进行喷水保湿,促使美味侧耳形成子实体。有条件则把菇蕾大小一致的移在一起,以便管理。当采完第一潮菇后,停止喷水3-5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待菌丝转白时,再喷水出菇,以后每潮菇都是同样处理,可收菇3潮以上。

及时补水

紫孢侧耳子实体形成后,一直暴露在小空间内。若菇房空间湿度小,袋内培养料容易失水,故要保持出菇时房内空气相对温度85%-95%。当采收第二潮菇后,袋内培养料的营养和水分已消耗了相当一部分,这时必须及时向袋内补充营养液,促进菌丝恢复生长。

病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紫孢侧耳病虫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菇枯萎黄化死亡,原因是管理不当、水分过多、缺氧气;幼菇菌盖残缺,菌丝被吃掉,主要原因是菇蚊、菇蝇幼虫为害造成。二是杂菌侵染,主要是绿霉和黑霉侵染严重。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严格把好消毒关,注意环境卫生。在菌丝培养期间喷洒800倍菇虫净或用黑光灯诱捕成虫,但出菇前10-15天停止用药,对于被绿霉、黑霉污染的菇筒,严重的可重新翻做,轻微的则用注射器打入0.1%多菌灵控制蔓延。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