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食品安全隐患多及时防范该如何

2001/12/19 0:00:00 来源:经济日报
  月饼使用隔年陈馅,白砂糖和粉丝中“吊白块”,“毛发水”制成有毒酱油,劣质大米再加工成毒大米。一件件食品安全事故触目惊心,也为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提出了一个沉重的命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食品安全形势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首先,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在一些地区,由于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已成为危害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
  其次,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农药、兽药的滥用,造成食物中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十分突出,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甲胺磷、双氟磷、氟乙酰胺、毒鼠强等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 
  再次,违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严重。
  在一些中小城市、乡镇及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无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家庭式作坊,成为制假售假的集散地。
  食品工业中应用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现代生物技术(如转基因技术)、益生菌和酶制剂等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新资源的开发等。
  此外,食品生产经营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假冒伪劣食品主要出自地下黑工厂和家庭作坊,而城乡结合部的集贸市场则是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的主要集散地。一些既无场地又无设备的生产者,利用极其简陋的工具、污染严重的低劣原料,粗制滥造,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而有的企业卫生制度形同虚设,重产量轻卫生;有的企业弄虚作假,产品不经检验就出厂;有的企业对卫生监督不配合,甚至拒绝卫生监督;有的企业无视法律规定,滥用食品添加剂也是导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繁的原因之一。 
  食品安全事关群众安危,事故频频不容小视,监管部门应如何应对呢?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消费者健康,是政府应尽的责任。我们将不断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据了解,近期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强以《食品卫生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同时,结合对消费者的健康保护水平和国内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采用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估,按照国际惯例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体系,修订并完善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体系。
  此外,卫生部还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产品的监管,联合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加大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查处力度,治理生产“源头”,依法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摊贩和个体工商户,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将进一步细化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明确卫生行政部门违规发放卫生许可证的法律责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卫生许可证清理和整顿工作。   此外,卫生部将转变监督管理模式,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量化管理制度,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类指导、逐步推广的原则,将监督管理的重点从对终产品的抽检过渡到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同时,按照食品加工中存在的污染因素,确定危险性程度,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定量考核。(黄晓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