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食用油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2002/2/5 0:00:00 来源:中国质量报
  色 泽

  植物油通常是淡黄色或淡绿色等不同的色泽,这是由于胡萝卜素、叶绿素、叶黄素、维生素E的氧化物等油溶性色素存在所致。不同油料、不同加工方法的油脂具有不同的色泽。每种植物油有其正常的颜色范围和数值,如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一级花生油不得超过黄25红2,一级大豆油不得超过黄70红4,一级菜籽油不得超过黄35红4。若超过此范围值表明油脂精炼不好或已劣变。

  280℃加热试验

  主要用来鉴别磷脂含量多少的一种简易方法。油脂中磷脂含量多时,经加热后产生絮状沉淀物;油脂酸败时,油色则变深或变黑。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一级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的280℃加热试验,油色不得变深,无析出物;二级油油色允许变深,但不得变黑,允许有微量析出物。

  烟 点

  是油脂在空气中被加热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衡量的指标之一。烟点的产生是由于存在一些沸点相对较低的物质而引发的,如游离脂肪酸、甘一酯、不皂化物等。一般精炼程度低的油脂的烟点远低于色拉油及高级烹调油。国家推荐性标准规定色拉油的烟点为不低于215℃。

  酸 价

  是油脂的精炼程度和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除米糠油和椰子油可能由于油料中本身游离脂肪酸含量高外,酸价高说明油脂精炼程度较低,或由于某种因素如温度较高、含水量过多、含有某些金属离子或长期存放与空气接触氧化,导致油脂劣变。酸价高的油脂不宜储存,也不宜食用。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一级油酸价不得超过1.0mgKOH/g,二级油酸价不得超过4.0mgKOH/g,色拉油酸价不得超过0.3mgKOH/g。

  过氧化值

  油脂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作用所产生的氢过氧化物,是油脂自动氧化的初级产物,它具有高度活性,能够迅速地继续变化,分解为醛酮类和氧化物等致使油脂酸败变质。因此,氢过氧化物是油脂初期氧化程度的标志。氢过氧化物对人体健康有害,过氧化值高的油脂不宜食用。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的过氧化值不得超过20meq/kg,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的过氧化值不得超过12meq/kg,色拉油的过氧化值不得超过10meq/kg。

  羰基价

  油脂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氢过氧化物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有一定程度的分解、聚合,其分解产物会产生许多羰基化合物如醛、酮等。该项指标是一项重要的卫生指标,用来评价油脂的品质。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羰基价不得超过20meq/kg,色拉油不得超过10meq/kg。

  浸出油溶剂残留量

  食用油脂的制取多采用浸出的方法。浸出溶剂是以六碳烷烃为主要成份的六号溶剂,溶剂内含有烷烃、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化合物,其中芳香烃毒性较大,烷烃毒性较小,主要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使神经细胞内的类脂物质平衡失调。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浸出油溶剂残留量不得超过50mg/kg。

  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在生长的后期分泌产生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分子由一个二氢呋喃环和一个香豆素构成。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主要危害肝脏器官,可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及引起癌症,是危害最大的天然毒素之一。黄曲霉毒素B1在黄曲霉毒素群中的毒性最强,在食品中的分布最广。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20μg/kg,其他植物油中不得超过10μg/kg。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