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饮料企业 如何攻克技术壁垒

2002/6/21 0:00:00 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技术壁垒是一些发达国家保护本国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现已成为当今最隐蔽、最难应对的国际贸易壁垒。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削减已成大势所趋,因此如何应对技术壁垒成为我国饮料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饮料行业主要面临哪些技术壁垒呢?又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在西方国家生产技术明显领先的条件下,技术壁垒中的很多内容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性措施。但又无可否认,其中很大一部分条款代表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理应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目标。目前,国际饮料市场中的技术壁垒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制定苛刻的进口标准、法规和安全、质量、卫生、认证制度以及极高的检验检疫要求等,并且通过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用法律、法令、条例、规章等方式强制推行。其最新发展趋势是:标准不断增多;使用国不断增加;另外还对生产加工过程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纵观国外形形色色的饮料贸易保护措施,其主要形式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保障健康、安全、卫生和保护环境为借口设限。如美国规定进口饮料必须符合美国的有关卫生法规,通关入境时必须经过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检验;欧盟对进口茶叶的农残限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此外,“绿色壁垒”是国际社会为保护人类、动植物及生态环境,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绿色壁垒”将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世界贸易史上互不相关的问题用绿色纽带连在一起,成为现行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饮料生产企业设置“绿色壁垒”,如“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保标志”、“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
  二、利用标签、包装及原产地规则进行严格检查。饮料生产发达国家对标签法规的制定一般都比较完备和严谨,如美国《联邦法典》、欧共体《食品标签说明及广告法规指令》等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如美国海关不仅要检验进口饮料的原产地标注,而且还要审验是否加贴了其本国规定的特殊标志或标签等。再如法国规定所有进口饮料的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单及其他资料都必须使用法文。这些均无形中增加了通关手续与市场准入的难度,从而较大程度地增加了我国饮品出口的阻力。
  三、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检测手段制定严格的饮品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国际贸易中通过征收高额关税限制别国产品进口的办法已行不通了,采用许可证、配额管理等关税手段也受到了抵制。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别国产品进口和有利于自己占据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往往通过技术壁垒措施来维护本国利益。目前,欧盟的技术标准就有10万个,美国的技术标准有2.5万个左右,德国的工业标准有1.5万个,日本有8184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必须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这些技术标准中有不少是我国饮料生产企业很难做到的,或者因仪器设备所限而无法自身检测的。然而WTO/TBT协议中第2条第4款明确规定:“当需要制定技术法规并已有相应国际标准或其相关部门即将发布时,各成员方必须使用这些国际标准或其即将发布的有关部分作为制定本国技术法规的基础。”
  技术壁垒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如同“拦路虎”,不但增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成本,而且还直接限制其进入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制订出非常严格甚至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标准。但另一方面,这些代表先进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标准又是“通行证”。一旦掌握了先进标准,就意味着其产品就可以在国际上通行无阻。我国饮料生产企业欲将技术壁垒对自身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首先应该增强危机感。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生产的饮料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凡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方面的问题千万不能授人以柄。其次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国产饮料出口损害预警机制。我们要及时收集、了解饮料生产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密切跟踪饮品贸易对象的技术性保护措施,同时努力改进饮料设计、生产、包装及储运,提前适应国际饮品先进技术标准的变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