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蜂蜜市场苦衷多

2002/7/1 0:00:00 来源:市场报
 蜂蜜既是滋补品又是甜味剂,由于它营养丰富,品味香甜,素有“人类健康之友”、“糖中之王”的美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蜂蜜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走入寻常百姓家。蜂蜜市场的看好,给一大批制售假蜂蜜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发财”的机会。
  目前,全国蜂蜜造假交易势头迅猛,广西、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以及天津等地的一些小食品厂蜂蜜造假已成规模,形成专业化生产,全面经销的局面。在湖南长沙高桥食品市场、北京小井食品批发市场以及各地的食品批发市场上,假蜂蜜到处可见,包装精美,价格便宜,有的甚至堂而皇之地摆进了大超市、大商场。几十元的大礼品盒内装两大瓶所谓的“蜂蜜”,随便冠以“槐花”、“枣花”、“桂花”、“中老年”和“儿童营养蜂蜜”等,其实都是一路货色的假蜂蜜。在今年3月份西安的全国糖酒会上,十几家蜂蜜生产厂家只有两三家卖的是真蜂蜜。有的厂家最便宜的700克蜂蜜竟然只卖2元多。试想除了瓶子、瓶盖、商标和人工费用之外,里面的蜂蜜还值多少钱。据检测分析,造假的蜂蜜大都是糖水熬制略加硫酸,还有的都是以粮食发酵做成的果脯糖浆,外表看清亮透明,粘稠度较高,与蜂蜜极为相似,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
  据了解,在某些大城市郊区的路边,有人以装杂物的蜂箱为“道具”,向人们兜售所谓“自产自销”的“蜂蜜”,河南等地的致富报刊还居然把“人造蜂蜜”做为技术转让而大力推广,形势非常严峻。
  由于假蜂蜜成本低、差价大、利润高,所以商家要什么费用,生产假蜜的厂家就给什么,什么进店费、堆头费、条码费、促销费、折扣费、店庆费等名目繁多,花样百出,而生产真蜂蜜的厂家,由于真蜂蜜的成本高、差价小、利润薄,不堪负重有些大商场、大超市的乱收费,只能被拒之门外。
  最近,还发现了有假冒名牌蜂蜜产品的现象。这些假冒产品要么标识与名牌产品相似,要么包装瓶相仿,要么盗用他人品名,让消费者无从分辨,达成名牌产品“李鬼”缠身。这种假冒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市场,侵犯了名牌产品和企业的合法权利,而且败坏了行业的声誉,使消费者对蜂蜜行业失去了信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假冒蜂蜜大行其道,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一些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制假贩假之外,重视不够,打击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相当一些执法部门认为,蜂蜜掺假吃不死人,不是大问题,因此而放纵不管。中国蜂产品协会虽然对此极为重视,但处治权利有限,有时确实无能为力。还有一些地方为保护本地企业,明知是制假贩假,还要极为保护,找出种种理由为打假设置障碍。
  蜂蜜打假首先应从制造假蜜的源头开始。建议各地技术监督部门在接到举报后立即查处,最好由所在地上级技术监督部门查起,能治本,避免把打假变成“假打”。同时,各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蜜事业委员会曾多次表示愿意与各种媒体合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因为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有关商品的专业知识,购物时极易上当受骗。对此,媒体应正确引导,让消费者选购商品时认准知名品牌,并在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切实做到维护他们的利益。(记者 高秀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