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食品安全内涵悄然改变

2002/7/31 0:00:00 来源:新华网
  追求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人们,现在提起食品安全,更多考虑的是确保食品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而食品数量安全的意义似乎已“退居二线”。

  据了解,食品安全内涵包括“食物量的安全”和“食物质的安全”两个方面,现在后一个含义的突出和前一个含义的弱化,反映了我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的同时,食物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专家指出,只关注食物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已远远不够,而必须考虑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消费者的影响,这是因为它们已成为食物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食物生产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未来的趋势是,只有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的食物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在21世纪,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将成为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一个“热点”。

  食品质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是传统农业不适当使用化肥、农药造成食品污染,而且随着食品生产的工业化和新技术、新原料、新产品的采用,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日趋复杂化,高速发展的工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波及到食物并引发一系列严重食品污染事故。近几年来,国际上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食品污染事件,如二恶英等事件。这些事件虽然发生于某一国家或地区,但由于食品贸易的广泛性,迅速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使食品的安全性一次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不安全因素及潜在食源性危害,再不用为温饱发愁的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已成为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农业部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准备用8~1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卫生部等八部委针对食品种养、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食品污染等“不安全”因素,提出在“十五”时期实行“三绿工程”,即“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从田野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十五”期间“三绿工程”的工作目标是:创建出十条绿色通道、百家绿色批发市场、千家绿色零售门店、万种绿色品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