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我国首次进行TG添加剂空间诱变育种

2003/3/3 0:00:00 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
近日,记者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获悉,日前搭载神州四号飞船,首次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谷氨酰胺转胺酶简称(TG),生产菌株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工作,在该院王璋科专中心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关专家认为,微生物搭载育种开辟了工业实用发生性微生物菌种空间诱变育种的新技术,新途径、新方法,表明我国获取产酶能力等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发酵工业研究所王璋教授介绍:谷氨酰胺转胺酶(蛋白质-谷氨酸-谷氨酰胺转移酶,Transglutaminase,简称TG,EC 2.3.2.13),又称转谷氨酰胺酶,是催化蛋白质或多肽链中的谷氨酰胺残基里的γ-酰胺基和一级氨基之间酰胺基转移反应的酶。蛋白质中的赖氨酸残基里的ε-氨基也可以作为一级氨基与之反应,从而可以将蛋白质进行分子内或分子之间共价交联聚合,而极大地直接改变蛋白质本身以及蛋白质所附着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的性质与功能。

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在蛋白质间架桥形成ε-(γ-谷氨酰基)-赖氨酸异肽键、交联聚合的特性,TG在食品加工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可用于对各种食品蛋白质进行改性,如改善蛋白质的溶解性、持水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等各种功能性质,从而在保持食物本来的天然味道、食感的同时,改良食品的质地、口感,增强弹性,提高热耐受力,延长货架保存期等;也可以通过向低营养价值的蛋白质中引入各种必需氨基酸,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可以通过重组同类食品或不同食品而创造出新的食品类型,形成抗热和抗水薄膜,在胶凝蛋白质时不需要热处理,保护赖氨酸不发生化学反应,包封类脂质和脂溶性物质。目前,TG已广泛应用于鱼、肉制品、乳制品、植物蛋白制品、焙烤食品、固定化酶、可食性包装等各种食品工业加工过程中。

TG在食品加工中有用性极高,开发的潜在能力很广泛,王教授说:被认为是一种可生产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新型蛋白食品的重要酶制剂。所以,最重要的是TG的大量生产。目前,国内酶发酵生产与应用总体上都还处在实验室水平,产酶能力等菌种性能与西方一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现在还没有工业化产品生产。所以,我国科研人员应加速对MTG的开发应用研究。

王教授最后说:现在,在科技部等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心负责主持承担着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食品蛋白质加工用新型高效酶制剂的研究开发”NCSTE-2001-JKZX-006,并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联合承担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发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重大产品开发”中的课题“10吨/年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中试”(2001BA708B03-05)。 (记者 周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