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华人科学家祝京旭与世界流态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2004/4/16 10:00:13 来源:千龙网

作为一位海外著名华人学者,刚过不惑之年的祝京旭迄今所获得的荣誉可以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加拿大化学工程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该奖项在全加拿大每年只授予一人,受奖人被誉为当年40岁以下化学工程界最有成就者,祝京旭则为华人第一次获此奖者。其他如加拿大安大略总理优秀科研基金奖、西安大略大学工程科学杰出研究奖以及国家科学基金会评选的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奖、中国科学院授予的海外杰出人才合作基金奖、加拿大安大略省杰出华人奖等等。

作为著名流态化与颗粒学专家,祝京旭,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专业,八十年代在加拿大获得博士学位。从1982年起他就开始从事固体流态化及颗粒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曾经在亚、美、欧三大洲的四个国际著名流态化和颗粒学研究室中工作,被国内数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并被中科院广州能源所聘为首位院外首席科学家。他现担任2006年将在美国奥兰多召开的第五届世界颗粒学大会的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所主编的《流态化工程原理》是国内这一项领域的第一本系统专著。

  流态化技术是颗粒操作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由于流态化大大地简化了颗粒的加工和输送等过程,提高了效率,使其在化工、制药、食品等众多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

  目前国内利用普通河沙开发的管程内循环液固流态化换热器技术,既能自动除垢又能强化边界滞流层对流传热过程,并节约冷却水30%以上,还可大量节电。另外,我国制药界使用的沸腾制粒、包衣设备等流态化制剂设备,从早期的一步制粒发展到现在的片剂、冲剂制粒,微粒、微丸制备,包衣、混合、整粒、分级及筛选等领域,在中西药及食品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在用流态化技术处理比面粉还细的超细粉末时,人们遇到了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因为超细粉末间的自然粘着力使细颗粒聚团,难于被有效地流化。为使流态化技术能应用于超细粉末,发挥流态化的优势,人们已进行了许多研究来破除分子间力。但过去使用的各种降低颗粒间力的方法或者效果有限,或者仅适用于特定系统,限制了超细颗粒流态化技术的应用。

  加拿大著名学府西安大略大学拥有120年的悠久历史,该校颗粒技术研究中心是世界著名颗粒研究中心之一。该中心现任主任、化学与生物化学工程系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安大略省资深讲座教授、加拿大国家级讲座教授祝京旭博士,经过大量长期研究工作,找到了有效地克服分子间力的专利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超细粉末的相互作用,显著地改善了流化效果。

  在实际应用方面,祝京旭对超细颗粒的流化、输送与工业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出了促进超细颗粒流化的新方法,并获得国际专利。该科研成果目前已成功转化为两个重要的工业过程:一是通过"肺部给药"来帮助糖尿病患者吸收胰岛素等超细药粉,从而大大提高药物吸收效率以及减少患者痛苦;二是应用超细漆粉进行汽车外表面等的静电粉末喷涂。这项重大技术突破大大扩展了流态化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对当今表面涂料工业是一项革命性的变化。如果广泛使用,仅汽车工业一年就可以节省上亿美元,在家电行业的应用更是前途无限,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喷漆工艺对环境的污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