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问题油悬念待解:酸价值超标对身体有何伤害

2004/12/31 9:34:41 来源:新闻晨报

    金龙鱼、福临门等色拉油部分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的消息传开后,记者昨日走访了几家超市,看到不少正在采购年货的消费者都在议论:这两个品牌的食用油到底有什么毛病?今后还能不能吃?记者随后采访了相关机构和业内人士,发现此次抽检结果确实存在一些悬念。

  悬念1:是否过了安全临界线

 
  根据卫生部此次抽检适用的色拉油卫生标准,大豆油分为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各个级别的产品设置了不同的允许酸价值,如色拉油为0.3,二级油为4.0。此次三个品牌中被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均为色拉油,从抽检结果来看,金龙鱼、福临门、金象的酸价值均超出0.3的允许酸价值。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这只能说明这些产品技术指标超标,产品质量还没有达到色拉油级别的标准。但上述三个抽检结果均小于4.0的二级油允许酸价值。那么上述抽检到的酸价值是否仍在可食用范围之内?是否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危害?食用油的酸价指标的安全临界线到底是多少?但到现在为止,各方都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回答。

  悬念2:保质期内酸价会否变化

  通常,食用油的保质期为18个月。从此次公布的抽检报告上看,三个品牌抽检不合格的产品生产批次虽然均在保质期内,但保存时间都已较长。保存时间长了,酸价会否起变化?

  据介绍,酸价超标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包装瓶密封状态不佳,食品油接触到空气导致氧化。二是储存方法不当,如果连续在阳光下被直晒,保质期会大大缩短,酸价会起变化。

  市粮油协会的专家认为,目前各大企业的质量体系都比较完整,所以上述第一个环节产生问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储运环节有可能引起酸价变化。所涉及的三家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自己对保质期内的每批产品都留有存样,现在已经对与“问题油”同一批次的样品油进行了检测,并没有发现超标现象。晨报实习生郝俊慧 记者殷正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