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饮料标签究竟标给谁看?

2005/5/19 10:28:45 来源:今晚报

夏天悄然临近,天津饮料市场又将迎来销售旺季,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饮料,尤其是颇为风靡的“营养饮料”,购买时你是否注意到了它标签上标注的成分含量?喝一瓶这水、那水,你究竟能够得到多少营养?

含量标注,范围值过大

近年来,营养饮料可谓抢尽了风头,超市、商场的饮料柜台上无不见其“身影”,健身场馆内它则更加独领风骚。然而,仔细观察瓶身上的标签不难发现,有些饮料的营养成分标注却存在着一个问题———营养成分含量范围过大。在一家大型超市的饮料货架前,笔者仔细观察了几种营养饮料,除了一种营养饮料的成分含量标注了准确数字外,其它品种只是标注了所含营养的范围值,而且上下限的差距较大。例如,笔者看到某品牌的营养饮料在“成分”中标注,每1升产品中,钾:8.3~33mg,烟酰胺(维生素B3):3.3~10mg,热量:400-1600kJ,其它维生素B族每一种的含量差距也在3倍左右。如此标注不详的达五六项之多,这不得不令消费者困惑:喝了它,自己能够补充到多少营养和热量呢?

范围越大,合格的就越多

消费者也许要问,为什么这些饮料将营养含量的范围标得这么大。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道出了内情。据他说,主要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测。他进一步解释说,按照有关规定,如果产品经过检测所含的营养成分含量值没在其标签标注的范围之内,那么这样的产品就不能算作合格产品。因此,将成分含量范围标得大一些,在接受检测时就比较“保险”,合格率自然也就保住了。他说,还有的饮料标注每100毫升饮料中钠含量为5~90毫克,上下限相差可达18倍,有的甚至更多。他强调说,这样标注必然让消费者对其营养价值存有疑虑,此外范围标得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误导消费之嫌。

标签,到底标给谁看

对于营养饮料成分含量的标注,国家有关部门又是如何规定的呢?为此,笔者走访了相关专家。天津医科大学卫生学院营养系的权威人士认为,根据国家营养强化标准,食品(包括饮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标注上下限应相差在1倍左右,比如,每升含维生素C60~120毫克,这样的标注就比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由于目前对营养饮料成分含量的标注还没有具体规定,因此个别生产企业就钻起了空子。在接受采访的顾客中,多数消费者认为商品标签的内容应该尽量准确、客观,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消费。一位中年顾客感慨地说,作为消费者他们始终渴望的是能够明明白白消费,营养饮料的成分含量也要标得尽量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自己大概能够摄入多少营养成分。毕竟,商品标签主要还是给消费者看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