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我国“学生奶”究竟该怎么“喝”?

2005/6/5 11:46:33 来源:西部乳业
    学生奶计划参与人数,一度由高峰时的每天7万多人,锐减至低谷时不足2万人,目前在成都,不少中小学校已停止供应学生奶,这是否意味轰动一时的学生奶计划已经搁浅?

    日前,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长兰明建否定此说法。

    但他表示,学生奶整体供应数量确有下降,学生奶计划的参与人数,由2003年7月的每天7万多人,锐减至最少时不足2万人。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学生奶曾在中小学校园掀起热潮。学生饮用奶计划,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的专项计划。2002年,四川省正式启动该计划,成为继京、津、沪、穗、渝之后,较早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省份之一。

    按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学生奶计划实行企业定点、专产专供、产品特别标识、非卖、价格核定等一系列行政管理制度。学生奶随即出现在成都等地中小学校园里,一度推广到四川省200多所中小学校,日供学生奶7万多份。

    以辽宁海城与南充豆奶事件为分水岭,学生奶计划的推行开始受阻。尽管上述豆奶事件与学生奶计划完全不相关,但包括成都在内的很多市州仍然紧急叫停了学生奶。加之受非典疫情影响,部分学校停课,学生奶的供应一度停了下来。目前,四川省每天供应学生奶仅4万多份,而仅成都一地在校中小学生就有30多万人。

    “如果成都饮奶率能达到在校生的80%,每份按0.2公斤计,每天学生奶消耗4.8万多公斤,按1.8元/公斤的收奶价计算,每天支付给农民的奶款就是8万多元……”兰明建算了笔账。他介绍说:过去,农民养一头奶牛每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如今不到2000元了。

    不容置疑,学生奶计划能够产生诸多效应:增强学生体质,拉动奶业经济发展,增加奶农收入,带动包装、运输等其它配套产业发展等。然而,为什么这一计划具体推行起来却难如人意?

    学生奶计划由农业、教育等7个部门联合推出,其中畜牧部门主要负责产品安全、质量监管,教育部门承担学生奶的推广、实施。由于学生是在学校里饮用学生奶,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往往被推到风口浪尖,这是很多地区不愿意推行学生奶计划的原因,也是海城、南充豆奶事件后学生奶迅速转冷的重要原因。

    200毫升、每袋1.2元的学生奶,价格与瓶装矿泉水、纯净水不相上下。对大多数中小学生家庭特别是城镇家庭来说,经济上并没有太大问题。学生奶究竟该怎么喝?

    业内人士建议,推动学生奶计划,本身也是一种经济行为,能否更多地用市场的办法去做?政府需要做的是向社会宣传喝奶的益处,鼓励在校学生养成喝牛奶的习惯,同时对乳品市场实行必要的监督,保证乳品质量,维护乳品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而具体到每个学生是喝鲜奶还是喝酸奶,喝哪个牌子的奶,由学生和家长自己作主、自己决定,这恐怕有助更多学生喝上学生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