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零售业:缤纷业态下的惨烈竞争(二)

2005/7/14 14:30: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四、投资者决策盲目,缺少必要的市场调查。
 
    连锁经营能在近年内如此迅速的发展,一方面源于连锁经营的优势和特点,另一方面就在于市场的狂热追捧和投资者的“热情”。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连锁经营投资失败的已经占到了近40%,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扩大。而连锁经营失败一方面是特许产品或行业缺少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加盟者缺少市场调查,投资比较盲目,加盟后经营上没有科学性和必要的营销手段。
  
    “安真美事件”、“金旗舰事件”等一系列的惨剧出现,更是从一个侧面提醒投资者应该理性分析与对待进入连锁领域去经营,而不要被眼前“低门槛、高回报的景象所扰乱了心态,犯下不可挽回的经营与经济损失。
  
    五、监督体制缺失,特许者或受许者欺诈,牟取非法利益。
  
    借连锁加盟圈钱是当前行业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已直接危及整个领域的正常运行。而报告分析指出,这些企业的经营者故意通过广告或一些虚构的信息向投资者描绘出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市场,然后设置一个较低的加盟门槛和不太高的加盟费用,并对投资者许下高额回报甚至承诺经营无回报可以退款、退货的优厚条件,从而吸引大量投资者加入。
  
    上述所提到的安真美事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去年9月,北京财富世纪“安真美”品牌女鞋加盟总部卷款潜逃事件后,让众多中小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安真美成立初期,打出“时尚新潮的形象”,编织“国际流行趋势特色”,在国内各大网站发布加盟消息。
  
    据悉,当时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短短的3个月内,在全国招来加盟商几十家,加盟店达到近百家,获取加盟费用及货款几千万元之多。
  
    业内专家不禁感叹:这样简单的欺诈手段,投资者只要少一份冲动多一份冷静,此类事件便可完全避免。
      
    “三管齐下”有序发展
  
    连锁经营对零售业的推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要想使整个行业有序发展,专家建议应该从源头抓起。
  
    法律法规建设与信用体系打造是重中之重。商务部现行《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有些像“无论是特许人还是被特许人都不可以是自然人”、“要求特许人对产品质量承担保证责任”等备受争议的条款,应该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尽快重新修订。
  
    有关专家表示,《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应该尽快出台。而《条例》在解决《办法》留下的争议的同时,更应该就在特许经营的审批与备案、对外资连锁品牌的涉外支付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同时,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国内连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和保护。
  
    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成熟的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建设,是其基础所在,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作为政府必须在架构中国零售业中,从战略角度把握连锁经营的总体前进方向,审时度势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对策。
  
    至于加强市场监督与信用体制的建设则更不能忽视与放松。因为监督乏力以及特许加盟双方的信用缺失,已直接成为连锁经营发展的瓶颈。而此问题应该从两方面达成共识:一方面国家应提高有关部门及协会对行业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要结合司法系统、商业系统、银行系统、公众的力量建立可靠的信用评级制度。
  
    加强核心竞争力,运用科学的经营手段,则是中国连锁企业必须补上和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专家强调指出,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来自于同市场结合的特有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科学的经营管理和正确的市场预期及规划,这对于连锁经营企业而言更为重要。
  
    在管理手段方面,企业要积极采取销售时点管理系统、条形码系统、库存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动记账系统,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使总店有关部门实施对所有分店的即时动态管理。而如此才能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反应,及时进货配送,降低库存,扩大商品流转速度,实现规模效益。
  
    批发企业重新打造,可在原有仓储运输设施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再增加一些先进的配送设施,拓宽业务范围,满足多种要求,从单一的储运向全方位、多功能、集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配送中心转变,以适应连锁企业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大力培养和造就连锁经营所需的高级人才。连锁企业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创新等方面。要使连锁企业的管理目标和各项具体操作规范得以实现,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连锁经营的专门人才,并积极开展员工培训。
  
    特许经营是舶来品,引入到中国才短短几年时间。在运营方面,我们应借鉴海外的先进经验,吸取成熟的做法。当今在美国,为连锁经营服务的中介组织相当完善,这其中有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及各种特许连锁经营协会等。而在沟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规范本行业成员的经营行为等方面,发挥出特殊的作用。
  
    而连锁零售业实施PB(P r iva te B rand)自有品牌商品策略在国外已有几十年历史,它可以在获得一定利润的前提下以低价出售,因为其可以在保证品质的条件下选择最低生产成本的企业进行生产,同时只是在连锁企业内销售,不必支付高昂的广告费。而这对当下中国更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说,当前中国连锁业除去“三管齐下”以外,更为紧迫的是必须通过有效途径解决国内中小零售企业问题。
  
    目前,作为占整个行业比重98%的中小企业,在外资企业与内资大型企业的双重打压之下,势单力薄、孤立无援。而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企业正濒于倒闭的边缘。若此局面不迅速扭转,势必产生连锁反应,大批职工将被下岗。
  
    日前,商务部宣布从今年起将确立50个全国级示范社区,并在明后年内逐步扩大。而下一步力争用3年-5年,在国内人口过百万的166个城市中,初步完成社区商业建设和改造工作。同时,将积极协调财政部、建设部和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包括资金支持在内的推进社区商业发展的专项政策。
  
    这项举措对时下中小企业无疑是一个福音。
  
    有专家分析指出,社区商业主要配置便利店、专业店等业态,这有益于广大中小零售企业优势的表现,形成整体的产业链接。而此前中小零售企业进入社区商业的战略架构已被确立,这预示着中小零售企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连锁经营甚至于整个零售业,在外资全面进入市场,自身已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根除弊端,解除危机,以获得大的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