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将继续执行

2005/7/19 10:40:27 来源:第一财经网
    “当主产区产地市场收购价出现每斤低于0.70元时,由指定的中国储备粮食管理总公司及省级储备粮公司,按中等品质每市斤0.70元挂牌收购,直至市场价格回升到0.70元以上为止。”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向媒体披露了即将实施的2005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

    按照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上述方案,执行早籼稻0.70元/斤最低收购价的地区分别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收购价与去年持平。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粮食流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所有取得入市资格的粮食企业,都要积极收购农民交售的早籼稻。

    由于稻谷是我国目前市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品种,去年虽然增产300亿斤左右,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国家发改委认为:“继续对早籼稻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对鼓励农民增加早籼稻种植面积、增加稻谷产量、稳定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今年年初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一号文件,也对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了明确规定。

    国家力挺粮价的背后,是我国粮食产量依然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从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来看,今年粮食产量可望继续保持去年增收的良好势头,但也有专家认为这一预测“过于乐观”。入夏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接连遭遇的洪涝灾害也证明了这一预测。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看来,去年粮食产量得以提高主要是因为“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天帮忙”已是无从谈起;“政策好”也难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而去年接连走高的粮食价格也相对进入了一个回落期,因此,今年的粮食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与农业专家相比,经济学家更担心习惯于把粮食价格置身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中进行还原分析。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曾撰文表示:“今年粮食和农产品的价格顶多维持去年的水平,很可能会下跌。”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告诉记者:“4、5月份粮价已连续出现两个月负增长,估计6月份仍将继续下降。”

    以今年4月份为例,食品价格的同比上涨幅度为3.1%,而粮价同比下跌1.7%,对比去年4月食品价格上涨10.2%,粮价上涨33.9%,显然是粮价下跌带动了总体物价水平的走低。现在,经济学家们担心的是,粮价的下跌已经成为物价下跌、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