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提前三年成为食糖进口大国

2005/8/23 10:39:07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提前三年成为食糖进口大国

    新华社南宁8月22日专电 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食糖57.93万吨,专家预计年内进口食糖将超过100万吨。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数据表明原预计2008年后中国将成为食糖进口大国的时间已经提前到来,中国食糖消费量逐年增加与国内糖料种植面积的相对有限性,将使食糖供不应求的趋势无法逆转。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贸流通司副司长马占平在全国食糖形势分析会上强调,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食品加工业飞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急剧变化是加速中国食糖消费的三大主导因素。

    首先,食糖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0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保持很高势头,这直接导致糖业作为其中一员的快速发展,并同时拉动了消费的增长,2005年食糖消费预计将达到1180万吨。

    其次,食品加工业飞速发展带动食糖总体需求稳中有升。中国糖业协会理事长贾志忍认为,食糖消费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食品工业高速成长带来的工业用糖需求剧增。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空间很大,预计年平均增长率为10%-12%左右,各用糖行业的发展将同步向上。有专家预测2005年焙烤食品糖制品的增幅将保持7%-8%;乳制品行业也将以10%-15%的速度发展。

    最后,居民消费结构急剧变化,导致食糖个体消费量增加。业内人士认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特别是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将影响消费结构,中国人均年消费8千克食糖这一数字将被刷新。从宏观上看,中国已经进入居民消费结构急骤变化、消费增长幅度快速增加的阶段,2003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世界普遍认为,当人均收入达1000美元时,消费发展速度将非常迅速,这将需要大量的生活资源,包括糖。

    然而,由于国内食糖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和国内糖料种植面积的有限性,中国已经提前成为全球食糖进口大国。

    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粮油部总经理李明分析认为,从消费形势上看,中国国内食糖消费年均增长率将不会低于5%。2003至2004年榨季国内食糖生产量为1002.3万吨,而实际消费量预计在1100万吨左右。从2004年起,中国国内食糖供求缺口就已经超过130万吨,而国内食糖实际消费水平突破1000万吨。到2008年,仅中国国内食糖消费量的保守估计就将突破1336万吨。

    甘蔗和甜菜作为中国糖业的主要原料,种植面积十分有限。甘蔗种植区域仅限于北回归线附近,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甜菜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新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