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我国茶叶检测标准亟待完善

2005/12/12 11:32:50 来源:新浪网

    受欧盟新检测标准的影响,今年8月至10月,我国广东省茶叶对欧盟出口仅为53.4吨,较去年同期下降91.2%。其中10月份对欧盟出口量仅为15吨,下降95.5%。有关方面提醒,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欧盟新规对我国茶叶出口已经造成的显而易见的影响,更应注意到类似的出口“门槛”在不断提高,挑战接踵而至。而应对这些技术壁垒,专家认为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尽快使我国国内的检测标准跟上国际步伐。

    据悉,欧盟于今年8月1日实施的新标准,已经将硫丹(用来杀螨的有机广谱杀虫剂)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相当于较原检测标准严格了3000倍。但欧盟还将于明年1月起实施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新法规,大大提高食品市场准入标准。日本也将于明年5月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其中对茶叶多项农残的检测标准将更加严格。令人忧虑的是,在国外纷纷设立新的检测标准的同时,国内的检测标准却难以跟上国际步伐。有关方面提供的情况表明,这次欧盟严格限定的硫丹残留量标准,我国尚未列入茶叶检测常规项目。而且不光是硫丹,目前我国对很多农药残留量都还未作出强制规定。这往往使我国企业在从事出口贸易时,面对不断提高的“门槛”,或疲于应对,或无所适从。

    据了解,为应对欧盟、日本的技术壁垒,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输欧盟、日本茶叶的原料自2006年1月1日起,必须直接采自于在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种植基地。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出口茶叶加工企业的原料都必须直接采自于在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种植基地。毋庸置疑,面对高“门槛”,我国出口茶叶的质量将受到更严格的监控。但有关专家认为,我国有关茶叶的检测标准亟待修订完善。推而广之,要从容应对日益严峻的出口形势,必须改变目前我国国内检测标准落后的局面。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